黃花崗公園
1911年農歷三月二十九日,我國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政府反動統治,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犧牲烈士營葬于黃花崗,解放后該地建成紀念性公園,是國務院第一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quot;黃花浩氣quot;及廣州十大美景之一quot;辛亥之光quot;,是市級、省級和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2.9萬平方米,正門高13米的牌坊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詞quot;浩氣長存quot;,園內300多米長的層級主干道兩旁蒼松翠柏排列有序。崗陵上安放著七十二烈士之墓,墓后的紀功坊上屹立著自由女神像,墓旁孫中山先生手植樹蒼勁挺拔。潘達微先生、鄧仲元、楊仙逸、馮如、史堅如等革命烈士也安葬于此。園內還有黃花井、黃花亭、默池、四方池、八角亭、黃花園及網球角活動服務區。巍巍紀功坊,桓桓烈士墓,quot;碧血黃花quot;,為廣州這座英雄城市樹立了一座偉跡豐碑。黃花崗公園七十二烈士墓園始建于1912 年 ,后因討袁戰爭而停建 ,1918 年烈士方聲洞之兄滇軍師長方聲濤募捐修建故墓 ,廣州非常國會參議院議長林森又為此發起向海外籌款,并得到曾經為三middot;二九起義獻財出力、浴血奮戰的美洲、南洋等地愛國華僑熱誠贊助,加以1920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重建中華民國軍政府的積極支持,1921年烈士墓和紀功坊先后落成。后經審查證實一共是86位烈士(其中華僑30位),并建立碑刻和護碑亭。墓園建成后,數度興廢,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投入大量資金,對墓園進行維護修繕,植樹營林,把昔日荒涼的墓園建成今天莊嚴肅穆的黃花崗公園。 公園位于廣州市先烈中路,占地面積約 黃興先生像 收斂遺骸七十二具安葬黃花崗的潘達微和他的家屬合影 (1)潘達微 (2)潘母 (3)潘妻 羅聯烈士 籍貫:廣東南海; 1859年-1911年,就義時52歲 羅坤烈士 籍貫:廣東南海; 1883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8歲 宋玉琳烈士 韋云卿烈士 籍貫:廣西永淳; 徐滿凌烈士 籍貫:廣東花縣;就義時50歲 徐日培烈士 籍貫:廣東花縣;就義時29歲 陳亞村烈士 梁緯烈士 余東雄烈士 籍貫:廣東南海; 1893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18歲 黃鶴鳴烈士 籍貫:廣東南海; 羅遇坤烈士 籍貫:廣東南海;1885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6歲 周華烈士 籍貫:廣東南海; 杜鳳書烈士 籍貫:廣東南海;1883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8歲 余東雄、郭繼海烈士 舉義前合照 劉鋒烈士 宋玉琳烈士 籍貫:安徽懷遠;1879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32歲 方聲洞烈士 籍貫:福建侯官;1885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6歲 李炳輝烈士 籍貫:廣東封川; 1890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1歲 李文楷烈士 籍貫:廣東清遠; 1886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5歲 龐雄烈士 籍貫:廣東吳川; 1890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1歲 陳更生烈士 籍貫:福建侯官; 1889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2歲 福建地區革命同志: 林覺民、劉元棟、 陳更生、馮超驤烈士 合影 林覺民烈士 籍貫:福建閩縣; 1886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5歲 李德山烈士 籍貫:廣西羅城; 饒輔延烈士 籍貫:廣東嘉應; 1880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31歲 林文烈士 籍貫:福建侯官; 1886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5歲 李晚烈士 籍貫:廣東云浮; 1873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38歲 林尹民烈士 籍貫:福建閩縣; 1886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5歲 李文甫烈士 籍貫:廣東東莞; 1890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0余歲 徐松根烈士 籍貫:廣東花縣; 1883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8歲 馮超驤烈士 籍貫:福建侯官; 1879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32歲 程良烈士 籍貫:安徽懷遠; 1883年-1911年,就義時年僅28歲 陳興
關鍵字: 八角亭 參議院 建閩縣 服務區 烈士墓 黃花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