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獅藝武術館-康有為故居
世界第一大觀音有多高呢?黃飛鴻的故事為什么長盛不衰?馬來西亞的新一代華裔青年,利用假期來到美麗的南海,尋根問祖,感受南海長遠的歷史文化hellip;hellip;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 為弘揚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的武德醫德,1996年西樵山下祿舟村興建了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館內分設有寶芝林、百草堂、黃飛鴻史跡陳列室、關德興紀念堂、練武場等。每逢節假日,黃飛鴻獅藝武術館為游客表演獅藝和武術。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館位于黃飛鴻的出生地南海區西樵山下的祿舟村,占地面積5.23畝,建筑別致,具有清末古建筑風格。為了弘揚黃飛鴻高尚的武德醫德,1996年興建了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館內分設有黃飛鴻故居;黃飛鴻史跡陳列影視室;寶芝林堂;針灸推拿;骨傷科堂;百草堂;關德興紀念堂;其配套設施有武林的“廣東十虎名師像亭;黃飛鴻公園;功夫,舞龍,舞獅等傳統項目,定時表演(上午10:00下午4:00時),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前來欣賞。還有黃飛鴻影視城,黃飛鴻武術學校,黃飛鴻武術村。近半個世紀以來,省、港、澳地區拍攝黃飛鴻的影視電影集有100多部,其中已故香港著名藝人關德興師傅親自扮演和拍攝的影視集就有77部;武打巨星李連杰、趙文卓等亦演繹過黃飛鴻的絕世風采。黃飛鴻的名字享譽世界,一代武林宗師深受世人敬仰。黃飛鴻獅藝武術館以其歷史盛名,優雅的環境,嶄新的服務設施,熱情歡迎四方游客及武林人士的到來!康有為故居康有為故居原名“涎香老屋,座落于南海市灶鎮銀河鄉蘇村,故居面積81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清代農村住宅形式--“鑊耳屋。 “涎香老屋始建于清代中葉,至康有為時,康氏家族已在老屋住了五代人,故康有為故居稱之為“百年舊宅。 康有為在這座老屋中渡過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時期。在此,他遍覽群籍,初步形成了他的維新思想體系。并攥寫了傳誦千古的《大同書》(初稿)。康有為故居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北近仙湖,南鄰西樵,區內環境幽雅、鳥語花香,是集旅游、教育、文物保護、學術研討于一體的特色旅游勝地。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醒獅團曾多次代表中國、省、市比賽獲得金獎或冠軍。2000年春節獲南海市南粵獅王大賽冠軍;2000年5月獲中國南獅新獅王及2000-2002年度“國家a級舞獅隊;2000年10月,獲“炎黃杯世界龍舟龍獅大賽五項冠軍;2000年11月獲全國農運會龍獅大賽冠軍;1999年1月獲“香港世界醒獅大賽亞軍及世界獅王稱號;2月獲“黃飛鴻杯南粵獅王爭霸賽兩項金獎;3月獲“南粵、港、澳獅王、功夫爭霸賽雙冠軍。1998年9月獲香港世界功夫群英大賽六枚金獎;8月獲“黃飛鴻珠江三角洲醒獅大賽金獎。
關鍵字: 文物保護 武術館 珠江三角洲 祿舟村 稱之為 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