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玉龍宮
玉龍宮位于陽山縣城北冷水鄉黎洞村,距縣城約10公里,是粵北新開發的一處洞府旅游勝地。相傳這里曾是南海龍王三太子玉龍的棲身之所。其時,玉龍被貶,偕夫人歷盡艱辛、飽受折磨,幸得村民李氏夫婦熱情相助。為謝恩人,玉龍夫婦在洞中盛宴李氏夫婦,并授以耕作及工藝訣竅,陽山從此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玉龍宮因此而得名。 玉龍宮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游覽路程1280米。洞分數層,層層相連,由“寶蓮,“八仙、“玉龍寶庫、“王母娘娘圣殿和“世外桃源五個分洞組成。洞中奇景薈萃,氣象萬千,其可謂一處洞府,一個天地。玉龍宮坐南朝北,洞門不大,但“人間常云桂林好,只緣未到陽山來的條幅卻格外引人注目。步入玉龍宮,順著平坦的小路前行50米,就可到達寶蓮洞。走進洞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石筍,因外形酷似火箭,故名“長征一號。它足有7米之高,兩人之圍,巍巍然矗立洞中,一副欲沖云天的架勢。此大石筍,是由鐘乳一點一滴聚集而成。據地質學家考證,每20-50年,石筍才能長高1厘米。由此推算,該石筍已經有3萬年的歷史了。在大石筍周圍,布滿了許多大小不一、形似神佛的鐘乳石,有神情悲怨的三圣娘娘、有臉部驕橫的二郎神、有勇敢堅毅的小沉香,還有坐落有致、排列井然的十八羅漢,構成了一個奇妙無窮的“神佛世界。從寶蓮洞尾部攀沿而上,再往下走數級就是八仙洞。此洞精巧玲瓏,與寶蓮洞有異曲同工之妙。全洞色彩斑斕,流光蕩溢,傳說中的呂洞賓、張果老、何仙姑等八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洞的另一端,有一鐘乳石獨立成景,叫“癡情石,又名“還愿石,極像一位婦人站立海邊,盼夫君歸來。登上30級的臺階,便進入玉龍宮的腹地,這是全洞的精華所在,名曰“玉龍寶庫。該洞的鐘乳石景異彩紛呈,更奇更多,有的狀若南瓜,有的形如玉米,有的貌似蓮藕,諸如絲瓜、西紅柿、霸王花、猴頭菇,以及人參、田七、當歸、靈芝等比比皆是,數不勝數。更令人叫絕的是關云長的青龍偃月刀和包拯的尚方寶劍也在其中,令游客嘆為觀止。第四個洞叫“王母娘娘圣殿,它是玉龍宮最寬敞、最高和最平緩的大石廳,洞頂與地面相距約20米,寬300多平方米。游人至此,頓覺豁然開朗、心曠神怡。駐足仰望,平整的洞頂,隱約可見“中華、“福壽四個草書大漢字和英文happy birthday(生日快樂)。這天公妙筆,尤如流水行云,觀者無不稱奇。大廳內,只見一擎天大石柱撥地而起,穩穩地支撐著華麗的圣殿。環視四周,群獅起舞,結張燈,一派節日氣氛。據說這是王母娘娘的壽辰之喜,各路神仙從四面八方趕來祈禱祝福。繞過“轉運石,觀罷王母娘娘寢宮、天梳、巨蝦、定海神針、韓文公石像等景,往下走30余級,一個高20米、寬8米、厚2米的大石瀑橫立面前,氣勢恢宏、蔚為壯觀。按地質學家推算,石瀑已有幾十萬年的成長史了。它原來就是瀑布,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蝕刷而成。只要看石瀑,就可知遠古瀑布的壯麗。石瀑下邊,一條小溪水清無比,水從暗洞流出,曲徑通幽逸去,一直流出玉龍宮的進口而匯入小北江。在整個玉龍宮的游程中,小溪的潺潺水聲,如輕音樂般配合著導游小姐娓娓的解說。石瀑的頂端,還有一洞,稱為“世外桃源,須爬完60級天梯似的臺階才能達到。進入洞內,眼前頓時一亮,全洞宛如一幅輪廓清晰、層次分明的田園風光圖畫,確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那彎彎的良田、原始的村莊和小路似立體的浮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人間任何雕塑家也難以望其頸背的。游完五個分洞,折身返轉。在隧道般的通道旁,有天然巨大扁石從巖壁伸出,這就是最后一道景觀玉龍宮鎮宮之寶“玉屏風。它高6米、寬2米、厚3百米,在燈光照映下,全身晶瑩剔透,用手叩之,“咯咯作響。專家說,如此巨大又通體透明的鐘乳石,在石灰溶洞中十分罕見。游罷玉龍宮出來,便可見小北江11個攔河梯級之一的黃燕灘大
關鍵字: 世外桃源 四面八方 地質學家 定海神針 流水行云 鐘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