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灣
遮浪半島是紅海灣與碣石灣交接處突入海的一個半島,素稱“粵東麒麟角。海濱自然景光迷人,山,海,湖,角風光琦旎,區內有唐公墓,鄭祖嬉紀念廟古跡。遮浪半島突入海面,有如屏障似地擋住了東西兩面風浪,在半兩側不管風向何方,景象迥然不同,當一邊波濤滾滾,巨浪排空,萬馬奔騰,另一邊則風平浪靜,一碧萬頃,波光粼粼,遮浪因而的名。半島南面有燈塔島,建有國際航標燈塔;半島兩側海灘各連綿約2公里,沙白水清,是海水浴理想處。遮浪半島海岸礁巖多姿多彩,《岸邊激浪》,《南海湖》,《和平年代》,《快樂島奇遇》,《馬戲情未了》等20多部電影,電視劇的海島外景在此拍攝。這里的海域,水浪動靜適合帆船,帆板運動,現建成廣東省海上運動訓練基地。1996年亞太地區帆板錦標賽暨奧運精英賽,1998年省八運會返板賽,2002年全國九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均在此地舉行。旅游取已建成有度假別墅區,海上運動俱樂部,賓館飯店設施和海水泳場設施。凝固的海浪遮浪有三大景,第一便是浪。遮浪絕非浪得虛名,既要遮,可知其浪之洶,一望無垠的沙灘、一望難盡的海浪,襯起遠處近處的風車帆影,仰臥在礁石上聽那雷鳴般的巨響,仿佛置身于世外。看著腳邊悄悄地爬行的小螃蟹,忽然地就悟到了莊周先生在千年前的化蝶遐想也許,莊老先生就是這樣參天地的?只是沒有海浪,只有中原大地的茵茵綠草。?沙灘上很奇怪地成了魚鱗狀,用腳試探地踩落,那些黑砂間雜著赤沙的沙面,竟是硬硬的如田埂;蹲下來仔細瞧瞧,才發覺海浪的藝術杰構是如此齊整,彎彎曲曲的小沙垅恰似海浪的溫柔:正是海浪形狀的拷貝。于是,我們把這里稱作為“凝固的海浪。如畫風車圖遠處,伸入海洋的半島終端小山坡上,參差著好多的風車,扇葉在緩慢地轉動。藍天白云、海水征帆,和著紅壤的強烈反差,那些純的白色,便如夢境般燦然于眼前,既像童話、更是一曲和諧的奏鳴。夜半時分,若月在中天,那境界就分外的迷離,如詩如畫。?莫以為是誰在為游人做秀,這里本是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廠的所在。為了一窺奧妙,筆者特地驅車往風車的方向好奇地奔去。俗語說望山跑死馬真是不錯,這個遮浪半島頗大的,是一片相當平整的紅土地。近得風車一看,才知那些風車原來如斯龐然。這種從國外引進的發電風車安裝于一塔上,高大約與都市中的15層樓相當,扇葉大約起碼是一部汽車大小。旁邊有一個很大的工地,汕尾火力發電廠工程正在此施工,遠遠望去,巨大的吊車與構件也參差地組成了一幅畫圖。?落日風帆處從遮浪小鎮往西走去,到了怪石層疊的盡頭是個小漁村,一個極有地方特色、風致盎然的民俗觀景地。村前正好傍著一個天然的港灣,那些獵歸的漁船一排排地蔓延至遠方,每艘船頭都插著一面小旗,或紅或黃,旗子下還系著一個吉祥物。其中頗多的是一種竹筏似的船兒,為他處所沒有,但那竹竿般的材料并非是竹子而采用了塑料做成兩頭彎彎的形狀。夕陽下,漁港成了一幅天然畫圖,漁民們挑著水產絡繹地上岸,剪出一幅幅漁樂圖。?漁村雖小,但廟宇極多,粗粗數去,達十間以上,最壯觀的是媽祖廟。漁農生涯全在海上,生死由天,故此對神明膜拜有加,是一種耕海人的特別文化使然;而華南沿海均奉媽祖為尊,卻是具有獨特地方色彩的民俗元素。/海豐紅宮紅場紅宮、紅場位于海豐縣城人民南路。是中國大革命時期,以彭湃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人民建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紅宮原為明代學宮。于明洪武十二年(1329年)海豐知縣鄭源所建,面積1850平方米。紅宮兩廂配殿陳列著許多珍貴革命文物,是海陸豐人民大革命時期的歷史見證。紅場原為明代“社倉,清代時稱“東倉,清末倒塌荒為草埔,占地2.2萬平方米。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前,彭湃指示在該地興建“紅場,作為慶祝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會場。192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彭湃和紅二師等領導在這里召開5萬多人參加的“海豐人民慶祝蘇維政府成立大會。大門門額上浮塑“紅場二個大字,兩邊浮塑“鏟除封建勢力,實行土地革命的對聯,紅場中央設有傳聲臺。鳳山祖廟旅游區位于汕尾市區,為粵東旅游黃金海岸的主要景點。明末清初在汕尾鳳山麓下修建的鳳山祖廟,是廣東省著名的媽祖廟,也是汕尾港歷史沿革的佐證,集中地反映了當地傳統習俗、文化藝術和民間信仰。汕尾市旅游資源豐富,登山訪古可往市區東面品清湖畔的鳳山媽祖風景區,領略媽祖文化和鳳山八景;欣賞自然風光可到海豐蓮花山及其森林公園、陸風市碣石鎮的玄武山;如果極其向往大海的美麗,還有金廂灘、馬宮長沙灣可供選擇;山島聳峙的岬角島嶼除了南澳島,還有甲東麒麟山、碣石田尾山和捷勝龜齡島等。
關鍵字: 共產黨人 大革命 媽祖廟 廣東省 旅游區 蘇維埃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