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情之旅--福建廈門
我的心情之旅如果你不快樂那就去遠行吧!帶著一絲落寞,一分無奈,獨自踏上了南去的火車。d1-d2天 鼓浪嶼22小時后至廈門,直奔鼓浪嶼。潮潮的海腥味,郁郁的熱帶植物,令我心中涌起些許興奮!夕陽西下,漫步島上高低錯落,曲徑幽深的小巷。(這詩般的小巷,只有在人靜之時,靜靜的,細細的,慢慢的品味才能覺出其韻味,白天的喧囂下自是體會不到。)時見百年老榕,縷縷低垂的棕絲,迎風輕舞飛揚。腳下石板路,寂寞清冷。兩側石墻,嵌滿盤根錯節,相互纏繞的古藤。綠蔭掩隱中的棟棟西式卻又深深淺淺夾帶著中國古典主義味道的小樓,斑駁的墻面,爬滿了綠籮,盡顯滄桑。小巷盡頭,一男孩席地而坐,一把吉他,動情的彈唱著,夕陽西下,盼望著你的歸期。。。。。。。不禁黯然,逃離.不覺中來到海邊,晚霞釋放著最后一抹琉璃般的光彩,紫羅蘭的云幔鋪向遙遠的天際。忽,空中掠過一只孤鳥,不知從哪里來,不知將飛向何處,漸飛漸遠漸小,直至和海天融為一體。走在依山傍海的小徑上,老榕、沙灘相伴,落霞、孤鷺為伍,我,并不寂寞!海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涼云淡霧中的月影波光,幽怨凄迷。.j|f晨起,遠望,深藍的海覆以湛藍的天,空中纖云朵朵,自由舒展。海在微風吹拂下,波瀾遍起。登臨日光巖,遠眺,當年故壘依舊在,遙想當年鄭成功在此屯兵操練水師,收復我寶島臺灣,是何等壯烈。對面的金門島霧鎖云封,只能依稀見其輪廓。遠處點點白帆,思附著自己的人生,長風破浪會有時嗎?d3-d4天 東山島第三天坐上往東山的車(聽說閩南看海最佳處是東山島)。次日起個大早,去“風動石”看海。晨風霧靄中的海,溫柔婉約,靜的若沉睡的美人魚,純的如少女的眸子。漸漸,薄霧散去,朝霞向大海盡情地拋灑流丹,海則伸出雙手溫情地擁抱著朝霞。海、霞交融,不知是海飛上了紅霞,又或是紅霞落入了海中。天邊,一頁孤舟,吻著碧波,正悄然前進。海浪輕柔的拍打著礁石,溫柔的像母親撫慰著自己的孩子。朵朵晶瑩的浪花似一個個小娃兒,隨著潮水爭先恐后的涌上礁石,玩耍嬉戲,伴著潮落又回到海中。心中一片澄凈。諸多不快都已淹埋在了大海深處。看著身旁的小沙粒,小石子,隨著潮起潮落,幸運的,回到了大海的家,而這些卻被永遠的留在了陸地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形成了海灘。我想他們應該屬于大海,他們的存在不應是被人踐踏的。他們想家嗎?當我將他們捋起拋入海中時,泛起的圈圈漣漪,似乎在告訴我他們的喜悅,因為終于回家了!周圍游人漸多,無不驚嘆海之美。可當他們陶醉于此時,可曾想過如何保護這片美嗎!這些天,令我感到悲哀的是隨處可見販賣貝殼珊瑚海星,這些大海中的小精靈,他們屬于大海,當游人把他們作為旅游紀念品帶回家時,可曾聽見大海母親在哭泣。無語!d5-d6 閩西尋訪客家土樓。福建土樓最出名的應屬永定縣,但我這次尋訪的是南靖“五朵金花”和“東倒西歪”,聽說那里的民風更為純樸,且土樓也大多保持原貌。土樓分圓形、方形、橢圓形,用生土夯筑,向上依次縮小,沿外墻用木板分隔成許多房間,內側為走廊。一般有三至四層,一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四層為臥室。院落中央是一大塊空地,有一口水井,類似咱南方的天井一路輾轉,東山—漳州—南靖—下坂。車行在崇山峻嶺間,一路疊疊的梯田,綠油油的香蕉林。近6小時的顛簸終于到下坂.先參觀裕昌樓,又名東倒西歪樓,是座圓形土樓,據說當時因得罪了木匠師傅,建成后不久樓體開始傾斜,可經歷六百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仍安然無恙。其不僅樓柱是斜的,連每層的房屋也以相同的角度傾斜,每層的傾斜度各不相同,越往上越厲害。另一個奇特之處,就是每家廚房都內置井。接著去了田螺坑,那是一組土樓群,中間一方形土樓,周圍三座圓形和一座橢圓形樓,依次呈環形排列,俯覽整組造型如一朵梅花。黃墻黑瓦在群山翠綠的環抱下分外突兀。清晨,淅瀝的小雨過后,走在鄉間小道上,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縱目遠望,遠山在雨水洗滌下更顯郁郁蔥蔥。霧氣在山間飄蕩,時而彌漫全山,時而云開霧散。土樓在虛無縹緲的霧氣中若隱若現。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呔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隨便踏入一處,村民們在各自門前悠閑的拾掇著。一群小鴨子閑散的跺著步子,在水坑中尋著吃的。梁上隨處可見的燕子窩讓我想起了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片寧靜,詳和與世無爭。心想陶公筆下的桃花源應該就是如此吧。不過我還是依稀感到外面的物質社會正在慢慢滲入,無形中影響著本淳樸的客家人。無語! 到這里,此行算是告一段落。此行,只為看海,一路對人文景觀未作過多留意,也談不上什么游記,只將一路感觸整理罷了。
關鍵字: 廈門 心情 鼓浪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