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廈門永定南靖游
在出游之前翻看了無數的攻略,現已結束五•一游,發現攻略對我幫助很大,為了幫助后來人,現也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以做分享,希望更多的人享受到自助游的樂趣。 為了這個黃金周假期,我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在網上翻看了整個禮拜的攻略,終于形成一套完整的行程安排,約上朋友,兩人精神颯爽地開始我們的五•一長假。 特意請了兩天的年假,29日就出發,以避開浩浩蕩蕩的出游隊伍。 p.s.這里插入一段。說說我的經歷,也順便告誡各位喜歡自助游的朋友們,要在黃金游出行,一個禮拜前訂房間還真的不是很穩妥。本來兩個星期前就已經與廈大的同學聯系好,讓他幫忙訂廈大招待所的房子,因為在太多的攻略上都看到贊美它的描寫了,無論在交通,景點分配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可能名氣所累吧,最終我們還是沒有訂成,而且還是出行前一天才告訴我們這個噩耗,悲哉悲哉!于是當天上班時間抽空翻查了事先已經打印出來的攻略,上攜程旅行網,都無所得,最后勉強地先訂29/30兩晚在青年旅社的房間,那1號晚如何解決呢?腦子里想著無數的1號當晚如何解決的可能,睡在沙灘上過夜,聽說廈門的沙灘不錯,但又聽說黃金周天氣不穩定,下雨的話那就糟糕;要求青年旅社的老板讓我們睡在大廳一晚吧;再不行的話,反正我們2號早上就離開廈門了,我們在火車站呆一晚總該可以吧。不管了,船到橋頭自然直,let’go!出發了再說吧。沒想到,出發前一晚(28號),我們在隨意翻看著,討論著明天的行程攻略的時候,不期然地發現“廈門教工之家招待所”。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撥通了電話,被告知將盡量安排房間,老板還親切地回答說不會讓我們睡大廳的,好親切喔,頓時懸著的一顆心落了下來。那就一切安排妥當,安安穩穩地睡上一個美美的覺。 早上9:50,坐上第一班從深圳銀湖開往廈門湖濱南的汽車(220元/人)。(p.s.我們買了3、4號票,原來是上下鋪的,所以漫漫長路也沒辦法聊天,所以提醒一下各位,在買票的時候最好先了解清楚是旁邊的位置比較妥當喔,嘻嘻)。歷時9個小時,終于到了目的地——廈門。帶著事先打好的地圖,發現我們未來三天所住的地方——廈門教工之家招待所(開元路264號)并不遠,所以打的前往,反正8塊起價,比深圳便宜多啦!開元路是一條很小的路,位于老城區(看兩邊的建筑造型應該是老城吧),兩邊的人們和店鋪都很有懷舊的感覺,很市井的感覺。關鍵是它四通八達,附近有大元路,中山路,局口路等等,這都是我們未來三天吃盡廈門美食的主戰場。小小的店面,有沙茶面,面線,鴨肉粥,花生湯,扁食……既溫馨又實惠,你盡量不要在一間店里吃飽,那樣的話,你的胃才可以騰出空間來品償更多美食。交通亦很便利,開元路走到盡頭就有一個bus總站,該站沒走多遠就是輪渡站,你往哪個方向都可以找到相應的bus,我覺得這是感受一個城市生活的最好的交通工具。進入招待所,老板是一中年男子,很是熱情親切,最后敲定29/30號80元/晚,1號140元/晚,總共300元/三晚。房間雖有點簡陋,但還是挺干凈的,稍作休整,也問了老板這附近的概況之后,我們便拿著攻略出去感受感受廈門啦。 中山路的名稱實在太響亮了,所以我們第一站便是去中山路。沒一會兒,大概十幾分鐘吧,我們便走到了中山路。之前已經有個文字上的印象,知道其實也就如廣州的上下九,北京路之類的,果不其然,兩邊的騎樓建筑都與廣州的類似,倒不如一路尋過去的小路小巷更令人回味。中山路上過往行人沒有廣州的熙熙攘攘,路面很干凈,即使是小巷也如此,這是我所居住過的深圳廣州兩城所無法比擬的,這點使我印象非常深刻。照著攻略上的指示,發現大多數也都不是太具體,很多地方都難以找到,我們發現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阿卿春卷”,在中山路交界的局口路的第一個檔口,不像這邊的早茶點心,“阿卿春卷”用一層薄面皮,里面加上若干素菜,兩三下就包成一個春卷的樣子,很是健康的一種小吃!終于可以稍稍安慰一下我們的胃了。吃過東西之后,我們就不那么急了,慢慢的尋,慢慢的聊,好好欣賞路上的人,旁邊的店鋪,看到類似可口的食物,我們就走過去少少的品償一番,不能吃得太撐,點到即止。之后我們又吃了粥,我點了海蠣粥,廈門很尋常的一種海鮮,店里還有鯊魚粥等等,很多你聽過或沒聽過的海鮮,只要你敢吃就行啦!中山路的盡頭就是輪渡口,插入一句,這邊的馬路有一點是很特別的,馬路基本上都沒有紅綠燈,一溜的只設黃燈,當有人過斑馬線的時候車輛會自動減速讓行人通過。走到江邊,明顯這邊的人就多起來了,整個長堤基本上都坐滿了。吹著習習涼風,望著海對面五彩斑斕的鼓浪嶼,很是感受到一個海邊城市給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帶來多少精神上的洗滌。“咔嚓咔嚓”拍了幾張照片,雖然知道自己的傻瓜相機是拍不出什么效果來,但還是想留下一些實質上的回憶。夜晚的鼓浪嶼的景色確實很迷人,雖然已經晚上九點多啦,我們還是決定踏上輪渡,來一次晚上尋幽。(上島那一程不收費,船二層雅座加收一塊,回程收8元,回程最晚一班是0:20)可能還沒到黃金周吧,島上行人并不多,沿江廊道很長,一邊延至鄭成功像,另一邊延至博物館。向一位老奶奶買了一些桃子,幸好同行伙伴會講潮汕話,不然確實難以與這些奶奶溝通,因為她們大都不怎么會講普通話。一邊吃著桃子,一邊慢慢走著看著。輪渡口→旅游服務中心→購物一條街→市場一路走過去,有在選購紀念品的,有在閑聊的,有爬著木梯上去摘果子吃的。但再往里走,發現燈光越來越暗,行人越來越少,你得靠到門邊才看得清上面寫的字。你會發現已經安靜得只能聽到昆蟲的叫聲和對方的呼吸聲。再往里走,經過一條長長的隧道,這里更接近民居啦,島上居民早休息,基本上只有路邊泛黃的淡淡的燈照著。最后,我們還是決定尋幽到此結束,原路返回。 第二天(30日),原計劃避開五一人潮,先去廈大找朋友借學生證(因為永定很多景點都是學生半票),回來馬上去鼓浪嶼的。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吃過早餐后(中山路黃則和花生湯及其他,感覺花生湯沒攻略上所寫的那么好,總的來說太甜啦)于早上九點多,我們到了廈門大學,以前被譽為南方最強的學府。不可否認,這個學校確實規劃得很漂亮,舊建筑也保留得很完好。因為是新加坡華僑創辦的,所以這里很多建筑都保留著西方建筑的特點,做工精細的門,高高的、雕飾有很多花紋的柱子,精心修整的庭院,沿著操場,五座連貫環形修建的樓房,在操場上奔跑的學子,這些都給予我強大的視覺沖擊,這些都表現出該校的大氣和輝煌的歷史。為慶祝廈大八十五誕辰,修建了陳嘉庚先生紀念館,讓本校師生和外地游客都可以緬懷一下陳先生的豐功偉績。也許是被廈大吸引住了,不知不覺,在廈大就逗留了一個多小時,聽說廈大附近景點云集,于是便打消原來的計劃,決定在這里好好渡過這一天。走出廈大南普陀校門,直往前走,過了馬路,便看到一間“胡一刀”食館,里面的肉夾饃非常好吃。這間店我去了兩次,第二次的時候才點了這個餅,發現肉香餅酥,值得一試。當然這些東西都是不能吃太多,畢竟肉的份量真的很足。填飽肚子后,舔著麥芽糖,我們來到了南普陀寺。寺外空間雖不大,但環境優美,亭子、石柱、放生湖、寺廟組合起來相得益彰。鴿子在人們頭頂飛來飛去,完全不受人類活動的打擾,好一派祥和的氣氛。花三塊錢買上一柱香,進入普陀寺,為你的家人,你的愛人,朋友送上一份祝福,表達一下心意。完了便沿著石階往上爬,隨著海拔的增加,回頭看時呈現在我面前的景色都會各有不同。山上都不另外收費,當登上觀景臺時,便可一覽廈大全貌,遠處大海,如果天氣晴朗的話,也許可以看到大小金門喔!好好把握這個機會,擺好post,留下倩影!我們沒有一下子爬到山頂,反正是自助游,自不必像旅行團一樣規定多少時間集中。走到半山,看到一茶竂,進入一看,茶竂本身布置得很簡陋,但外面的景色相當不錯。決定停下腳步,與友人坐下,泡上一壺清茶(15元/壺),一邊侃侃而談,一邊欣賞自然風光,讓在城市中浮躁的心放松下來。另外,茶竂入口有一鸚鵡,見人便打招呼,而且還讓我真真正正見識到啥是鸚鵡學舌,甚是有趣。原是一個鐘頭便可往返的路程,硬是讓我們拖到兩三個鐘,不過我相當享受這份閑情^﹀^。到山腳下已是五點鐘,穿過廈大,從白城的校門離校,在校門口市場那吃了一份餃子和面食,便走到沙灘上,等待日落。(p.s.廈大環境真是得天獨厚,一邊是南普陀寺和五老峰,一邊是連綿的沙灘。)拍照、玩水、堆沙,找回久違的童趣。晚上再回到中山路吃晚餐(大同路鴨肉粥,很正)。 第三天(1日),鼓浪嶼之行。早已計劃好的鼓浪嶼之行還是被迫安排到五一這人滿為患的日子。早上吃過早餐后(大元路賴厝埕扁食,值得推薦)我們先到火車站買好二號去永定的火車票(p .s.本來是可以坐汽車直接到湖坑,這樣可少花點時間,而且票價是¥38/人,也比乘火車¥47/人便宜,但汽車基本上都是12:00以前,這樣的話就白白浪費了早上的時間在路途中,而且一到永定就只能找住宿的地方,所以我們還是選擇了火車,開車時間是下午5:14,到站時間是晚上11:10,這樣就多了一天在廈門游玩的時間,而又不需要多付一天住宿費。)和五號回深圳的汽車票(怕五號回去的人很多,在永定不一定可以訂到票。¥200/人)。10點多,我們踏上了前往島上的輪船。島上雖也是人不少,但比我預期的還是好些,最后發現,其實深入島內就沒什么人了,也許人群都主要集中在那幾個景點吧,所以黃金周來游鼓浪嶼也是沒問題的。在龍頭商業街上,我們買了頂椰子帽,當地非常多小店賣這種帽子,我們也來湊湊熱鬧,做得像個游客的樣子吧。島上旅游指示尚算清楚,另外我們也買了地圖,所以整個過程走下來都是按照我們的計劃,沒有多走什么冤路。走走停停,我們又被一個小吃店給吸引住了,有時候我都覺得我們更像是美食特工隊啦,呵呵!說它是小店,并不確切,其實它只是一幢古老的民宅,我們就在民宅的前院里吃東西。鼓浪嶼上很多房子都相當豪華,相對于現在的商品房來說。它們大都是三四層的建筑,前面有花園,里頭種著若干植物,在小院里坐著,你會發現烈日都被擋在門外。雖然年久失修,大都是有50年以上的歷史,但仍可從庭院的布局、外墻和門框的構造中看出當年的貴族生活。說遠了,再說這家小店的食物,雖然只賣鼓浪嶼魚丸一種食物,但吃過之后,你便會覺得你停下來是非常明智的。魚丸很鮮美,里面瓤了一些肉進去,使之味道更為豐富,也很有嚼勁,再加上清湯,點點蔥花漂在湯面,簡簡單單已是一道美食。再加上置身于老建筑的環境中,也許是環境使然吧,反正我就真的覺得很好吃。可惜的是我當時沒有留意到這家店是在什么位置了。沿著小路一直走,有很多買工藝品,價格也公道,雖然也很想買,但是考慮到家里沒有多少空位,還是忍一忍放棄了。接著我們來到了風琴博物館(20元/人),先在外面參觀了一番,首先我們參觀了“古石雕大觀”,那里存放了大量的石頭雕塑,有些還是從文物盜犯那里尋回來的,有神像、柱墩、動物雕塑等,栩栩如生,謀殺了我很多菲林。另外還有“閩南民俗館”,里面展示了閩南一帶人生活用品和生產用品。重頭戲當然是博物館嘍,共設三層,這里面大都是二十世紀初的風琴,做功都非常精細,每一件都堪稱是一件藝術品。一樓大堂中央有一座巨型風琴,高超過一層樓,此琴會定時演奏給聽眾聽,我有幸作為它的聽眾,琴聲渾厚高亢,雖演奏時間不長,但已使人久久回味。除了一樓的風琴博覽外,二樓還展示了歌仔戲歷史館、文物展、世界友好城市贈予廈門的禮品展等,使人感受得到廈門雄厚的歷史背景,這些都需要慢慢品味。看完之后,我們繼續一路參觀島上的古老建筑,它們使你完全忘了你現存在的年代,只有當對面有游客經過時才會把你拉回現實。沿著電瓶車走的路線,我們來到了別墅區,看著大海,拿出早已準備的干糧,在草坪上稍作休息,這里的人顯然就多起來啦!太陽的威力絲毫不減,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沿著海岸線走過去,只要是有水的地方,我們都往水里走,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這里的水非常的冰涼,水一碰到腳上,身體自然的便會打起冷顫。一路上有很多吃的,你不用擔心餓著,我們點了玉米,烤雞腿和干鍋粉。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鼓浪石,相傳鼓浪石上的石縫有海風吹過來的時候是可以發出聲音的,不過我們沒有這么幸運可以聽到這個大自然賜予的聲音。另外還有菽莊花園、日光巖、琉園等,這里就不一一贅述啦。另外,補充說明一下,一些景點晚上就停止收費,一些相對安全的地方你還是可以選擇晚上前往的。 第四天(2日),集美學村,下午坐火車去永定。今天要做好下午離開廈門的準備,我們先與老板溝通好,我們先辦退房手續,把行李暫存在前臺后,我們便可安心的出去玩。我們先在開元路的阿村咸魚店解決溫飽問題,在那里點了咸魚粥、魚肉湯、餃子,其中魚肉湯值得推薦。因為今天早上安頓好后已臨近中午,所以我們還到中山路的“大中砂茶面”吃了當地特色面食——沙茶面,但吃過后本人不大喜歡,權當作嘗試吧。 吃飽飽后,我們到輪渡站坐車前往集美學村,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學村門外設了一個免費的導游點,應該是一些自愿的學生充當的。我們沒有要求導游,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更愿自己去參觀,以免安排不過來。首先躍入眼簾的便是幾棟古老的大樓,南洋風格。右手邊還有一個墳墓,不知是否是陳嘉庚先生安息之處。再往前走,便是若干學校了,有航海學院、財經學院和集美小學等。接著我們到了陳嘉庚故居和“歸來園”,這里道出了陳先生的愛國熱誠,亦是當地的愛國教育基地。最后,我們來到了“龍舟池”,這天有很多人在練習劃龍舟,不知這是否是當地的傳統。在返回招待所的途中,我們去大元路的“阿吉仔餡餅”買了兩袋餡餅,共¥8,是準備在火車上消滅掉的,這家店天天都很多人排隊,吃過之后就知道真的味美價廉啦!5:05我們登上了火車,9分鐘后,火車徐徐離開了廈門,前往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永定。
關鍵字: 出游 南靖 廈門 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