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一片銀色世界
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點擊小圖欣賞大圖初冬時節游武夷山(2)----第一勝景天游 坐飛機到武夷山,又游了一個下午,晚上,大家都累了,于是就早早休息。一覺醒來,發現玻璃窗的外壁上已經蒙了一層薄薄的冰霜,趕緊穿上厚厚的衣服走出屋外。酒店外的草坪、竹林和其它植物上都結了一層白白的霜,晶瑩剔透,在早晨的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 早晨后就出發游武夷山風光中第一勝景天游景區,從度假區到天游景區只有3公里,沿途經過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標志,下面就是九曲溪的五曲、六曲,有早到的游客在游九曲溪,一只只的竹筏,在如銀河樣的溪中緩緩而過,實在是漂亮,引來大家的一陣贊嘆。導游趁機游說,九曲溪竹筏漂游是武夷山風景區的精華,“不游九曲枉到武夷”,一個勁的動員大家增加游九曲溪的項目。唉,我們的行程是沒有游九曲溪的項目的,又是旅游公司的鬼計,美景當前大家只好是就范,每人交120元,報名參加下午的九曲溪竹筏漂游。 進入天游景區,導游帶大家前行,經過御茶園,就到了武夷精舍遺址。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1183年),南宋大理學家朱熹親自擘劃、營建的書院,以后,歷代都曾對書院大興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殘留的精舍遺址,則是清康熙五十六年所建,但是也就只剩一堵墻了,現在的武夷書院是新修的。從武夷精舍前行經過“云窩”,據導游說,因這里的峰巖崩塌形成的大小巖洞10余處。每當冬春二季的早晚,從洞穴里常常會冒出一縷縷淡淡的云霧,在峰石之間輕輕游蕩,時而聚集一團,時而又飄散開來,舒卷自如,變幻莫測,故此地名為“云窩” 。現在不就是冬季么,“云窩”的現象我們就沒有看到。 經過一個石門,上書“叔圭精舍”這僅存的石門,就是叔圭精舍舊址。走過叔圭精舍石門,眼前豁然開朗。左有石沼青蓮亭。右有隱屏峰,隱屏峰下有水月亭。據說月明星稀夜晚在亭中把酒賞月,可風到四個月亮。(天上一個,水中一個,杯中一個,還有心中一個)。鐵象巖左邊的山峰,是著名的曬布巖,曬布巖的得名,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從地質的角度,巖壁上布滿的,活像一匹匹曬開的布的數以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軌跡,應該是由于流水長年沖刷的結果。 登天游峰,導游說不會走回頭路,從前山上后山下。開始路段并不太難,從伏虎巖前的石徑登上,便可看到一道石門,門額上刻有“崢嶸深鎖”四字。進石門,就是素有產茶“甲于武夷”之稱的茶洞。從洞中放眼眺望接筍峰、隱屏峰、清隱巖、天游峰、仙掌峰,以及遠在三曲的仙游巖。大家在這里居高臨下,拍照留念。再走,茶洞最北面這個潭,稱“仙浴潭”,從天游峰奇峰跌落下來的雪花泉 就匯集在這里。相傳該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有神象和神龜看守,神龜偷看仙女沐浴,被化為石頭。再走,穿過石門,就是過“雞胸”、“龍脊”,巖壁上有“仙凡界”題刻,導游說,這里是人間與仙境的分界線,只有有膽有識敢過武夷山險徑——“雞胸”、“龍脊”的人,才能步入頂峰仙境。從茶洞到天游峰一覽臺共有石階826級,我們開始攀登天游峰最險峻最辛苦的路段。最苦的是,由于武夷山旅游有“套車”的現象,衣服不可以放到車上,早晨有霜,大家怕冷,穿了大衣等,登山又累又熱,那多余的衣服,是穿也不是,不穿也不是。 天游峰一覽臺,是一處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臺。在這里可以觀賞到日出、云霧、佛光、夕陽、明月等天游五絕,從一覽臺上賃欄遠眺,但見群峰點點,西望那座山峰就是八曲的三教峰,東望這卒山峰是一曲的大王峰。俯瞰九曲蜿蜒,竹筏輕蕩,武夷山水盡收眼底,令人心胸開闊,陶然忘歸。這里有天游閣,供奉的是彭祖,樓上有什么宋美玲舞廳舊址,現在是賣旅游紀念品的地方。 從一覽臺前行,眼前有座宮觀式的建筑,就是天游觀 ,觀后有妙高臺上,旁邊有胡麻澗。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記得余處。其中最大這一幅“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欣賞完摩崖石刻,登上崎嶇丘,前面有座中正公園的牌坊,牌坊上鐫刻有“中正公園”四字,據說“文革”期間曾被敲掉,現有的是最近有關部門恢復的。 其實登天游峰,除了在山上看山下風景,就一個累字,山上風光并不美,整個天游景區,是山下最美。下得山來,大家在曬布巖前和九曲溪附近拍照留念,導游催了好幾次大家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關鍵字: 武夷山 玻璃窗 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