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光巖
俗稱“晃巖”,位于鼓浪嶼中部偏南。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的最高峰。是一塊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獨立,山勢奇峻。龍頭山隔鷺江與廈門虎頭山遙相對峙,構成龍虎鎮海之勢。明末清初,鄭成功曾扎寨于龍頭山,故而龍頭山亦稱寨仔山。峭壁上,刻有許世英于1915年題寫的“天風海濤”四字橫書;其下還有兩行大字題刻:“鼓浪洞天”、“鷺江第一”。巖頂筑有圓臺,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山腰上有一庵,每當朝陽噴薄,霞光直射寺內,庵中四壁生輝,蓮花庵又得名“日光寺”。在日光寺后半山腰上有一道后門,是當年鄭成功在山上屯兵時遺留下業的寨門,已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門旁大石上鑿有圓孔,乃當年鄭成功士兵用以架梁搭屋的梁洞。巨石之頂,是鄭成功水操臺遺址。遺址巖壁上刻著“閩海雄風”四個大字。右前側另一塊石上,刻著鄭成功手書的一首五絕“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此去不遠,有一處巨石疊成的洞壑“古避暑洞”。這個花崗巖石洞,明亮、通風、清涼。避暑洞左邊的巖頂,有一個“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盛著水。近旁還有“仙人”的“腳印”。其實,它們都是由于海浪沖蝕形成的海蝕地貌,在遙遠的地質年代,這里還淹沒在海水之中,后來地殼上升,于是遂形成這些海蝕地貌。
關鍵字: 日光巖 米 虎頭山 鼓浪嶼 龍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