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溪之旅
上個禮拜我去武夷山游玩了,那里的風景實在太美了,而且那幾天正好下雨,俗話說的好“千金難買雨中游”這真的是別樣的風景!一線天 在去一線天的路上導游說,一線天有五最:最臭、最黑、最濕、最長、最窄。寬僅30公分而高度則有178米,而這又是蝙蝠的起居地,進山洞的游客會得到仙氣、帶來好運。這不僅使我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當我們走進那百米長的石縫時,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巧奪天工!就像古人試劍一般,在巨石間劈出的一道裂縫,我們行走在其間,要側身而行,頭顱仰望,才能見到一絲天空,那真是一線的天空,我不知道老天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杰作,在我們身體兩側的山巖間,雙手觸摸到的是點點的水滴,而腳下是窄窄的石階,如果不仰望的話,漆黑如墨,你就好象從人間步入地獄,又慢慢回到人間,當你走出來的時候,好象明白了什么是輪回!而它依舊在此站立著,任由人們在它期間穿行,感悟人生!奇心。武夷奇勝在山,尤在水。武夷之水精華在九曲溪。溪水碧清,九曲十八彎,如玉龍盤繞群峰。山回溪轉,妙不可言。當我們走上那小小竹排,漫游在九曲溪時,我才能真正感知武夷山的別一個魅力,就是優雅!從它的九曲順流而下,腳下就是清可見底的溪水,淙淙之聲讓人心曠神怡,不覺要高歌一曲!溪水兩邊青山不斷,蘆葦叢叢。船頭的艄工用力地撐著竹筏,帶我們走進人間仙境,而那些山石好象忽然間都充滿了靈氣,有一個又一個的讓人充滿想象的神奇迷離的傳說:彭祖開山治水的傳說,大王和玉女的凄美的愛情故事,朱熹與狐仙的動人傳說等;另外還有在九曲溪拍攝《西游記》中小白龍出世的故事以及到現在仍是個不解之迷的古越族人的“架壑船棺”等給旅行增添了不少情趣,同時也讓人充滿了無限遐想。再往下行,遠處的一脈山峰,竟是一路白鶴上青天的感覺。溪水靜靜地流著,不時撞擊著水底的石,涼涼的清水讓人的心都滋潤起來,細膩起來,柔軟起來。我只能說,它真美!有多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幅畫,因為在畫中有我們各自的身影,也有我們各自的寄托! 要想俯瞰九曲溪風景,那么天游峰就不能不登了,天游峰是從高處俯瞰九曲溪的最佳所在。徐霞客評點:“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天游峰以其地勢的高聳,境界的寬闊,云潮的變幻,給人以游天游,天上游的感覺。登天游,遠眺連綿的山峰,俯瞰九曲的美景,真是非常之壯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評點說:“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故有“武夷第一峰”之稱,可以說這是觀賞九曲山水全景最好的地方。我們去武夷山的那幾天。一直下雨可是這卻又是去看水簾侗的最佳時候,碩大的瀑布徑直往下落,水形成了一個小白龍似的圖案。在水簾洞下面,我們還看到從水簾洞上面有一條長長的繩子伸到洞邊。原來這條繩子是用蘆葦編成了,一年換一次,主要是用來引水的;而朱熹所說的“問泉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原來是出之這里。我們在路上能清楚的看到沉積巖那種一層疊一層巖層結構,還得以遠觀鷹嘴巖,以及當地的四大財主為了逃避太平天國義軍而建的臨時避難所——天車架。 昨天爬天游峰太累了,今天聽到“虎嘯巖”的名字就覺得腿發軟;再看看地所指的路程。我就退縮了。可是當導游說還有另一條道路也可以到達天成禪院我又開始慶幸了。虎嘯巖有“極目皆圖畫”的美稱,是一條新興的旅游熱線。天成禪院建在虎嘯巖的懸崖下,這里千仞懸崖向外斜覆,形成一個巨大的洞府,整座禪院不施片瓦,風雨不侵。最值得贊頌的是里面有一尊菩薩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眼神,每個角度看過去都炯炯有神。在天成禪院殿堂的右壁,有泉水從石隙噴出,泉水流淌之聲好像嬰兒牙牙學語,故名語兒泉。虎嘯巖澗水的佛語雅稱為“白蓮渡”,因飛泉在山石上綻開千朵浪花,佛界人士比為怒綻的朵朵白蓮,而得名。過天成禪院,沿崖邊小徑繞至虎嘯巖東壁,可到“普門兜”,站在洞口東望,可見大王峰遠遠兀立。過普門兜,小徑西倚聳巖,東臨深淵,一方銳石懸路中,形似一艘舟船故名“不浪舟”。距不浪舟不遠有一條峽谷坡地,是種植武夷巖茶的幽境,小徑兩旁茗叢映帶,茶葉飄香,恍若仙境,故名坡仙帶。過了坡仙帶,虎嘯巖景區就游覽結束了。
關鍵字: 一線天 九曲溪 武夷山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