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批準“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三大園區拼圖福鼎太姥山(來源:寧德網)福鼎太姥山(來源:寧德旅游網)屏南白水洋(來源:寧德網)鳥瞰白水洋(來源:網絡)福安白云山(來源:白云山管委會)福安白云山九龍洞(來源:寧德網)10月3日,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萊斯沃斯島召開的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上傳來消息,中國政府提交的寧德地質公園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文本、影像等資料,以及聯合國專家組實地考察報告,得到了與會專家評委的認可,寧德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獲得“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稱號,成為全球第64個世界地質公園。寧德世界地質公園位于福建省寧德市,由白水洋、白云山和太姥山三個園區組成,園區總面積2660平方千米。地質公園位于歐亞大陸板塊東南部,屬瀕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化帶,公園地質遺跡豐富多彩,且類型齊全,包括地質地貌遺跡、地層遺跡、巖石遺跡、地質構造遺跡、水文地質遺跡(河流、湖泊、瀑布)、典型礦產及采礦遺跡。公園在中生代連續發育了晚侏羅世-早白堊紀火山巖地層及第四紀地層,同時也有完整的巖漿侵入及構造活動記錄,保存了典型的晶洞花崗巖巖體、集平底基巖河床、基座階地、侵蝕階地、因河流側蝕而成的波狀巖壁、水流侵蝕波痕為一體的河流侵蝕地貌和白云山火山群、筆架山火山群等一批古火山構造、特殊火山巖巖石。地質公園風光旖旎、景色秀麗,不但峰巒俊秀、洞壑幽奇,還有秀麗的溪瀑、優美的港灣、壯闊的海域,集山、海、川、島于一體。三大園區以其獨特的景觀贏得了游客的贊美,白水洋景區號稱“宇宙之謎,世界奇觀”,太姥山景區被譽為“山海大觀”、“海上仙都”。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跡類型豐富多樣,地球科學內涵深厚,是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資源,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美學觀賞價值和旅游經濟價值。為保護和開發地質歷史中所留下的珍貴地質遺跡,寧德市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遵循“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在加快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了景區生態環境和地質遺跡保護,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在建設方面,三縣、市政府加大投資力度不斷完善地質公園配套建設,2009年一年就投入資金2億多元。白水洋園區完成鴛鴦溪百丈祭豎井電梯、觀景臺、標識標牌系統、科普走廊、園區廣播系統及重點區域監控設施建設;防汛木棧道、沖浪滑道、觀景臺前木板橋等避險設施建設;地質博物館整體改造、雙溪古鎮改造建設。太姥山園區完成園區電子門禁管理系統、生態停車場路基及給排水工程、園區木棧道工程及沿線綠化聲光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等項目建設。改造了地質博物館,建成一個六向動感影院,增加九鯉漂流、拓展訓練、畬族生活服飾幻想、電子翻書系統等互動項目軟硬件設施,完成了公園特色景點典型噴繪畫、拍攝動感影片及2d、3d動畫等工作。白云山園區完成了南溪及咸福山門、地質博物館、客服中心、售票房、城區主題雕塑等項目建設。同時,改造連接景區的交通路網。寧德世界地質公園以其完善的服務設施,保存完好的地質遺跡,獨特的民俗風情,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一致認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專家弗雷博士和吉羅女士實地考察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時對寧德地質公園的建設和管理給予充分的肯定,認為寧德地質遺跡豐富,風光優美,生態保護良好,公園在園區建設和完善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還欣然題寫了“這是一次天堂之旅”和“實情實景、嘆為觀止”的溢美之辭。寧德世界地質公園自申世創建以來,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09年,接待游客總量達619萬人次,同比增長12.6 %,旅游總收入46.4億元,同比增長10.3 % 。寧德市躋身世界地質公園之列.提高了寧德旅游的知名度,為福建旅游注入了生機。寧德市將以此為契機,在飽覽大自然的饋贈的同時,加倍珍惜保護地質遺跡,真正做到人與自然的融合,促進地質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此次申報成功,標志著寧德旅游業已成功提升到國際化平臺,完成了從“藏在深閨人未知”到“一舉成名揚天下”的美麗蛻變,并為“海西”旅游業添加了一張世界級的金質名片,成為“海西”旅游的一個新亮點。
關鍵字: 太姥山 白云山 白水洋 網 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