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旅游亮出世界級“金字招牌”跨越前行
10月3日晚,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萊雀躍,寧德從此有了一塊世界級的“金字招牌”。在消息公布的第一時間,記者就“申世”成功的意義、經驗做法、閩東旅游業今后的發展規劃和地質文化遺跡保護等問題專訪了副市長陳輝。問:寧德有著世界級的自然景觀,但一直以來缺少一個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此次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成功對寧德來說意味著什么?答:長期以來,寧德有著世界級的旅游資源,卻一直“養在深閨人不識”,沒有一個叫得響的旅游品牌,這使寧德旅游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制約。此次申報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成功,使寧德旅游業終于有了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它不僅填補了閩東旅游產業的一個空白,而且為寧德旅游業進軍世界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品牌支撐。同時,寧德地質公園“申世”成功也將為寧德今后在保護地質文化遺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面產生積極的作用。問:“世界地質公園”的評審十分嚴格,競爭也非常激烈,此次寧德地質公園最終摘取桂冠靠的是什么?答: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源于得天獨厚的景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條件。寧德地質公園中鬼斧神工的地質景觀,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蘊,充滿靈性的古建筑物群等使聯合國專家贊嘆不已。同時,此次“申世”的成功也離不開寧德廣大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2007年10月,寧德整合白水洋、太姥山和白云山三大風景名勝區資源,捆綁申世。寧德主動作為、敢為人先、迎難而上,不畏艱辛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省政府成立了申報領導小組,全面指導、協調寧德申世工作,市里也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專門工作機構申世辦,籌備申世具體工作。各責任單位將市里下達的各項建設任務逐項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明確了完成任務的時限和具體標準。整個申報工作形成了統一領導、分工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全市上下眾志成城,積極參與,在“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閩東精神鼓舞下,攻堅克難,經過3年多大手筆的建設,最終在10月3日獲得“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問:“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如何讓這個世界級的品牌在寧德發揮出它最大效應?答: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景區定位,取得“世界地質公園”這個牌子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在景區今后的開發、建設、保護中,寧德將繼續發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閩東精神,把寧德世界地質公園作為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全方位、多層次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把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的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到一個世界級的水平,使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真正成為一座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研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世界級綜合性地質公園,讓“世界地質公園”這塊招牌的價值在寧德能夠真正得到體現。我相信有這樣的好山好水,只要精心地去運作、去打造,一定能把大自然賦予的這塊璞玉雕琢好,使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成為海西東北翼一顆閃耀世界的“明珠”。問:寧德有了世界地質公園,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旅客將目光投向寧德,寧德景區的相關配套設施能否滿足日益增加的游客需求?答:寧德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由于受到交通的制約長期以來旅游業發展緩慢。進入新世紀后,在勤勞的閩東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制約閩東旅游業的交通瓶頸被打破。2003年沈海高速的通車,2009年高鐵通車,向內陸延伸的寧武高速公路目前也在緊張地建設中,這幾條交通動脈的建立不僅把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的幾個景區順利地連接在一起,形成寧德市中心到各縣(市、區)旅游景點的“一個半小時”交通網,而且也使寧德到武夷山、三清山等著名景區的路程也大大縮短。同時,通過這幾年的精心打造,太姥山、白水洋景區已成為國家4a級景區,景區內配套設施具備了國內先進水平。下一步,景區還將抓住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成功這個契機,進一步推動住宿、娛樂、購物等設施的配套和完善,使游客在感受到綺麗的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景區所提供的周到、便捷、滿意的服務。問:在“申世”當中,非常核心的一點就是對地質遺跡的保護,我們在做好旅游景區開發的同時,如何對現有的自然資源進行保護?答:“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是世界地質公園的宗旨,寧德也一直遵循著這個基本理念。在景區的開發中,寧德始終堅持抓好資源保護,從整體規劃,到景區設施的建設,都以科學、合理、不破壞原有的自然風貌為前提,努力實現資源保護和景區建設的協調發展,使游客在進入景區后不僅看到秀美的自然風光,而且也能感受到寧德對地質遺跡保護所做出的努力。(茹捷)
關鍵字: 教科文組織 旅游業 聯合國 金字招牌 閩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