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要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武夷山是全國著名的旅游風景區,又是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地。借助武夷山優勢發展旅游業,無疑成了閩北人追求的目標。為此,閩北建設旅游城市勢在必行。眾所周知,武夷山風光無限,如果武夷山下的城市也光鮮亮麗,那無疑是錦上添花,如果城市不能與之匹配,甚至反差很大,必會影響武夷山的形象。城市是經濟的載體,也是旅游的載體,顯然,城市建設滯后,城市形象欠佳,不僅不利經濟發展,而且不利旅游發展。建設旅游城市,增添城市魅力,必定會吸引更多游客的青睞,有助于推動旅游業的更大發展。閩北旅游要發揮武夷山品牌優勢。不是打造“大武夷旅游”嗎?顯然,這圈內的城市、鄉村都是旅游鏈條上不可或缺的環節,都應具有旅游資格、旅游品位,使之勝境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武夷山的周邊城市,本應分享武夷山的旅游成果,但目前成效并不明顯。何謂“風景名勝”?即著名“建筑景觀”與“山水景觀”的和諧統一。全國著名建筑專家楊廷寶教授此前曾對武夷山度假區規劃設計提出“宜散不宜聚,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藏不宜露”原則,就是讓建筑風格與自然環境、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靜態空間與動態空間的巧妙結合,讓城市建筑順應自然山水形態,成為有機的整體空間景觀。這不失為旅游城市建設的指導方針。閩北乃古越之地,武夷山城村古漢城遺址,是目前我國南方地區發現年代較早、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中國一批歷史文化名人陸游、辛棄疾等都先后在武夷山生活、講學,留下了不少文化遺產;理學家朱熹以武夷山為中心的活動,成就了儒、釋、教之大成;“程門立雪”中的“游酢(游定夫)”乃開創中原文化南移之先河。必須充分發揮閩北歷史文化的優勢,注重塑造與眾不同的城市形象,增添厚重文化旅游的魅力。為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城市規劃建設必須高標準。城市是文化的凝聚,從整體形象到每座樓房、每個公園、每塊綠地、每個小品等,無不透出它的文化品位。但愿塑造文明、亮麗的城市形象,為武夷山錦上添花,為旅游觀光增彩!(金文欽)
關鍵字: 旅游業 武夷山 風光無限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