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文廟
位于安溪鳳城鎮(縣城)東南隅,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背依鳳山,前濱龍津,筆峰拱峙, 集古建筑綜合藝術之大 成,為江南現存同類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藝術群,素有“ 安溪文廟冠八閩、“秀甲東南之譽。古時廟學合一,為崇祀孔子之地。文廟的前身為縣學,習稱“孔子學,亦稱孔廟。始建于北宋middot;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紹圣中,縣令鄭自明和直講張讀重修,張讀并作《建學頌》以紀其事。咸淳元年(1265年)重修大成殿及兩廡廊。元middot;至正十四年(1354年),因兵亂被毀;明middot;洪武十年(1381年)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再毀于倭寇。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泉州衛經略孫文質署縣,修大成殿東西龐。清初又復毀于兵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縣令孫鏞、教渝林登虎和李光地重建。乾隆二十年和咸豐十一年又加以維修,清光緒二十四年重修,是清代最后一次修葺。自宋middot;咸平至清middot;光緒,歷時898年,經過三十多次的維修、重建、增建,尤其是李光地的重建,使文廟美輪美奐更為堂皇壯觀。相傳他招請各地名工巧匠,并參考山東曲阜的孔廟而建造,故廟宇宏麗,結構嚴整,其大門透對著筆架山,更是天工巧合。2006年05月25日,安溪文廟作為清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關鍵字: 全國重點 古建筑 國務院 文物保護 筆架山 質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