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去青島采摘云頭下的花朵
四月的青島,蔚藍的天空上,爬滿了白色的花朵。時光依舊飛奔著,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轉眼春天又來了,這腳步快的感覺近乎有些麻木。倘若時光是可以重疊的,那么一年的光景下來,也不過是薄薄的幾頁,就在這幾頁中,會包括著所有的事件、片段和場景,有的段落會有著濃重的幾筆,而有的會變的不甚清晰了,灰蒙蒙的連接成了一片,即便努力回想,也是了無痕跡的。聽說中山公園的櫻花開的正是時候,一個人無聊的時候做些什么事呢?索性也擠入享受快樂春光的人群中了。腳剛踏進門,目光根本無須轉彎流盼,便直直地觸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也懷疑是云海吧?因為天地素潔成了一片,幾乎不相識了。滿天、滿地,都漂浮著白色人群大都是眼望著天。這時候,人的眼光是貪婪的,極力的搜索尋找著,惟恐錯失了一點點的美,變成了終生不可補過的憾事了:櫻花開的很嬌小,在枝間顫巍巍的,皎潔的花瓣也只有那么四五片吧,幽雅地簇擁著中間針狀的蕊,而這花蕊纖細得更象一根絲,細絲附著有霜毫般的絨毛,仿佛一脈脈含蓄的笑容洋溢其間,這笑是靜默默的,不張揚不顯眼不做作,只等著心氣平和的開放,我想,這更應該是一種鉛華歷盡的氣度吧。櫻花樹大多曲虬粗壯,光溜溜的枝頭還有很多是含著苞的,花瓣幾層層的包裹,猶如纏饒著白色的繭子,噓!她們可能在安詳地睡著、夢幻著吧?在夢中伸展開了那薄薄的翅膀,翅膀是淡淡的,好象午夜醒來時對夢的記憶。我望著樹上那一片片裊裊的花朵,心中不禁有些感動,這嬌小的身形如此脆弱,卻可以開的如此精致美麗,而自己呢?只曉從早到晚存活在一只繭里,只是為了工作而生存著,不敢奢望接觸曾經理想中的空氣,癡癡的蜷縮著,只等待著一個不可預知的命運罷了。人群向前潮水般的涌去。再往里,左轉,順著小道走,就見一個大而橢圓形的池塘,池塘周邊的草雖然有了些綠的含義,然而這些草是經過冬天的,所以有些蠟黃;塘中的水不知深淺,只是時而風來了,便形成一圈圈幽綠的漣漪;水面漂浮著一大把一大把褐色的水草,團團地具結駁雜在一起,一些雜物慵懶地蕩漾著:三五個白色的泡沫盒好象在蔚藍海中扯起白色的風帆,只是盼不到離岸的東風;一張廢棄的報紙在陽光下漂漂蕩蕩,一副無所謂的情形。另外,在木橋下面的,我還看見幾條一豁來長小魚的尸體,在象征著生機勃勃的春天里提及死亡,總是顯得有些不和諧,可是不管怎么樣,終有一天,曲終人不見了,即便是再盛艷的生命也早晚會慢慢消失,直至無聲。常憶起李白《春夜宴桃李園記》中的幾句:“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年華的成長,萬事萬物的腐敗生息那都是因循著四季的規律,我們怎么來挽留?感嘆時光之須剎,我常悔恨,已經在世間所謂的煩惱勞苦上浪費了太多無辜的時光,人就這么一輩子,能想開的就想開,該化解的就化解,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抓住眼前的每一分鐘,以自己渺小的生命多去感悟些,多在那些給予感動的地方流些足跡,人生呢?就會有幾頁更厚更濃了。總的說來,這里的春天是寂靜的。偶爾,有幾只不知名的鳥兒在林間啼叫,不過在偌大一個園子里倒顯得有些瑣碎而單薄,這讓我回想起家鄉的牛兒在山坡上吃草的樣子:牛兒甩著尾巴踏在淺淺的草中,一邊咀嚼著春天嘩嘩流淌的綠,一邊在鼻孔中響亮地打著春天撲撲的氣息;牛背上,躺著一大塊一大塊干干凈凈的云彩,在不遠的地方,一處小村落里,不住地升騰起著縷縷乳白色的炊煙。這以后都成了夢境。午后的時候,有些游玩累了的人就索性席著草地而坐,幾個相知的朋友圍在一起談東說西也不亦樂乎,而一對對依依的戀人們更喜歡選擇僻靜的地方,尋找一處自己的天地,緊緊地依偎在一起,更方便說些喃喃的只有彼此能懂的話語,噴泉邊上一大群頑皮嬉戲的孩子大聲的喧囂著,他們是最快樂的群體的。這時,才最為深刻的體會到,少不更事原來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轉到犬牙交錯的小道邊,我無意發現了幾棵奇怪的樹,樹干是端直的,只是花瓣有些松散的開放,狹長的花瓣兒落了一地。這該玉蘭花吧,據說是上海的市花,而且在古本或是言情的小說里有著很大的名氣,不過據我看來,這松散的姿勢很象一個人塌著肩膀回家的樣子,倦了,累了;而如今,這惆悵的味道卻以快樂的形式舒卷著、舒卷著。如云似煙。到了園子的盡頭,是齊肩高的鐵柵欄,黝黑光亮地樹著尖尖的頭兒,一墻之隔,是轟隆隆的汽笛聲。當城市越來越大的時候,天地也是白色的,確切地說是灰白,那是熱乎乎的蒸汽、白剌剌的陽光,筋疲力盡地吞吐著。這城市是需要大量鮮花的,需要用一種燦爛簇擁著石頭與鋼筋建筑的冰冷。陽光依舊溫暖,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我的心中還有一片寂靜的地方,雖然夾雜著寂寞但是澄清而又飄渺異常。我想我是快樂的。“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
關鍵字: 天空 青島 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