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靈巖寺
在山東長大,到過泰山,卻沒有去過靈巖寺。好友真誠幾次相邀,才得以此行!有恩師以及好友同行,還有好友單位領導派出的別克mpv ,自然使得游興大長。 寺廟坐落于泰山十二峰之一的“方山”腳下,素有海內四大名剎之首的美譽。靈巖寺寺廟不大,這里群山環抱、巖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跡薈萃、佛音裊繞。不僅有高聳入云的辟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建筑多建于宋明時期,建筑風格和佛像都很有特點,最著名的當是千佛殿中四十尊宋代的塑像,其中十一座是中國高僧,其余是梵國高僧,梁啟超曾稱“天下第一名塑”。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故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靈巖是泰山背最幽絕處,游泰山不至靈巖不成游也”之說。千佛殿東是兩眼泉水,“卓錫泉”還涓涓細流,“白鶴泉”卻已干涸。泉后是方丈禪房和御書房,都是唐代建筑,在御書房前向東望去可以看見朗公石,相傳梵國高僧來此講法,此石也點頭,故名曰靈山,這也是靈巖寺的來歷。 更值得一提的便是寺廟里的塔群,塔的形態各異,塔尖下的雕刻有的是鐘形,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鼓形,導游說這形狀和圓寂的時辰有關,晨鐘暮鼓,中午是長方形。看此形狀就可知曉僧人圓寂時辰。但有一塔,又與眾不同,三面皆有入口。那些是有地位的僧人的塔,這座是無地位的,他們的骨灰按老、中、青年紀不同分類從三入口放入合葬。生活中常見些不平等的事情“工作手下做,名譽領導得”,“舉秀才,不知書”苦惱之余去世外尋,“眾生平等”“普渡眾生”,我佛慈悲!不料卻也有塔的區別啊!不知這是否高僧的本意?入世出世不好找平等,但在通往墳墓的路上想來每個人是平等的! 今天飛回杭州已經是下午,草草筆墨,是為紀念!
關鍵字: 別克 山東 方山 泰山 靈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