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風景名勝區
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規劃總面積479.9平方公里,由嶗山、市南海濱、石老人礁巖、薛家島沙灘四個風景區組成,是我國重要的海岸山岳風景勝地。嶗山風景區地處山東半島南部,青島市區東北部,瀕臨黃海,景區面積446平方公里,其中風景游覽區面積161平方公里,繞山海岸線87.3公里。整個嶗山風景區由巨峰、流清、太清、上清、棋盤石、仰口、北九水、華樓、登瀛等9個風景游覽區和沙子口、王哥莊、北宅、夏莊、惜福鎮等 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嶗山風景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溫度12.6deg;c。由于受海洋影響,夏季氣溫較內陸低,平均溫度24deg;c。降水量9401073.7毫米,是青島市最濕潤的地區。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游覽、避暑勝地。嶗山山脈形成于燕山造山運動時期,山海相連,海天一色,雄偉壯觀。花崗巖地貌景觀獨具特色,山體呈垂直節理發育,球狀風化明顯,峰頂聳立,層巒疊嶂,深澗幽谷,壁立千仞;象形石千姿百態,比比皆是;山海結合部,岬角、巖礁、灘灣交錯分布,形成瑰麗的山海奇觀。嶗山風景名勝資源十分豐富,現有景點221處,其中歷史人文景點47處,自然景點174處。嶗山最為著名的十二景是:巨峰旭照、龍潭噴雨、明霞散綺、太清水月、海嶠仙墩、那羅延窟、云洞蟠松、獅嶺橫云、華樓疊石、九水明漪、巖瀑潮音、蔚竹鳴泉。嶗山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現有木本植物400多個種和變種,有草本植物1000余種,在景觀上比較突出的有黑松、赤松、落葉松、山杜鵑等。有古樹名木225株,如漢柏、唐榆和銀杏等。嶗山風景區現有林地約35萬畝,其中國有山林11.2萬畝,1992年,嶗山被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經近幾年的封山育林和加快推進實施荒山綠化工程,景區森林覆蓋率已達68%。早在五、六千年前,嶗山就產生了燦爛的龍山文化。這里還是道教傳播要地,始于漢唐,宋、元兩代發展到鼎盛時期,明清不衰,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嶗山道教是北方全真派,被稱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著名的道士邱處機、張三豐、徐復陽、劉志堅、劉若拙等都在嶗山修過道。同時,佛教在此也曾有與道教此消彼長的傳播歷史,著名的佛寺古剎有海印寺、潮海院、華嚴寺等,法顯、憨山、慈沾、善和等高僧都曾在嶗山弘揚佛法。登瀛風景游覽區風光特點主要是河谷兩側的秀峰危巖和幽澗清溪配合而成的自然景觀和玉清宮、茶澗廟等廟宇遺址。沿涼水河而上,一路盡覽兩側山澗風光,河西側有蛤蟆澗、登瀛北澗;朝西可以看到陰涼崮、團團崮、小嶗頂、清涼澗等景點;朝東北可以看到椒澗、荊條澗、迷魂澗等景點。巨峰,俗稱“嶗頂,為嶗山主峰,海拔1133米,是我國漫長海岸線上唯一一座高度超過千米的山峰,嶗山因此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巨峰以其山海奇觀、天象奇觀、山林景觀、奇峰薈萃、人文景觀構成了雄偉壯美、離奇多變的天然之美。夏季可以領略“云海奇觀、“巨峰火球的壯美氣勢,冬時能觀賞到“銀峰晶掛的萬千景象。在嶗頂觀海上日出,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巨峰旭照被列入“嶗山著名十二景。巨峰游覽區是嶗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精華所在。2001年4月,巨峰游覽區開發項目正式動工建設,2003年底竣工,投資達1.6億元。該項目完工后,被評為“青島市十大精品建設工程。整個景區建設根據市委主要領導的創意,遵循著名專家學者的文化理念設計,將“大道之源、“眾經之首的《易經》與巨峰的神奇結合在一起,以物化的形式加以表現,展示其陰陽哲學的獨特魅力,貫通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體思維,使人們在游覽中領略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巨峰游覽區的開放,解決了長期困擾景區旅游發展的“擦邊游、“山腳游問題,促進了景區游覽格局的根本轉變。 流清風景游覽區 地處嶗山南部,景區內峰嶺高聳,澗谷幽長,氣候溫暖,成片的黑松林濃密蔥郁,海岸線岬角、岸礁、海灘交錯分布,有天門峰、青蛙石、鮑魚島、流清河沙灘等景點,沿海游覽別有一番情趣。太清風景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的東南部,景區以著名殿宇太清宮命名。太清宮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所處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環圍著7座偉岸的山峰,主峰是“老君峰,其左邊依次是桃園峰、望海峰、東華峰,右側依次是重陽峰、蟠桃峰、西王峰;東面是嶗山頭;南面是碧藍的海灣,稱“太清灣。由于被遠處巨峰和近處7峰環抱,擋住了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使這里形成了獨特的亞熱帶氣候環境,四季常綠,花草飄香,被譽為“小江南。在太清灣一帶山坡上有棕櫚、廣玉蘭、變葉木、紅楠等江南植物共170余種,形成江南植物景觀。從波瀾起伏的太清宮灣,穿過茂林修竹,可達嶗山規模最大的道觀太清宮。上清風景游覽區 位于嶗山東南部,因著名道觀上清宮而得名。以自然山林景觀和道教名勝為主要游覽特色,生物多樣性程度較高,人文資源比較豐富。游覽上清景區有兩條線路:一條是從太清宮后面的埡口乘索道上山,另一條就是沿著八水河一側石階路上山,沿途山林茂密,景致清幽,石刻古老,別有情趣。仰口風景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的東北部,背依奇峰仙山,面朝碧波蕩漾的黃海,風光特色以仙山寺院、海灣沙灘為主。嵯峨的山峰自海邊拔地而起,象形山、石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薈萃,歷史文化悠久,自古就有“洞天福地之美譽。嵐光靄氣中群峰峭拔,爭奇斗異,翠竹青松里掩映著“海上宮殿太平宮,懸崖峭壁下隱藏著奇洞怪石。仰口海灘寬闊平展,沙質優良,海水澄碧,是理想的海水浴場。這里還是觀日出的好地方,在有名的獅子峰巔可欣賞動人的奇觀“獅峰賓日,在峰下則可仰觀迷人的勝景“獅嶺橫云。游客可乘坐仰口索道,觀天下第一“壽字之雄偉,覽海天一色之寥廓。棋盤石風景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的東部,南接太清、上清風景游覽地區,北靠仰口風景游覽區,西通巨峰風景游覽區,東臨大海。景區中主要有自然景觀棋盤石,天然洞窟那羅延窟,還有嶗山現存海拔位置最高的道教廟宇明道觀和近代寺院華嚴寺。該游覽區是以位于巨峰東北方的奇峰海拔637米的棋盤石命名的。游覽區有華藏世界山門、法顯雕塑、砥柱石、于七雕像、華嚴寺、那羅延窟、望海門等10個著名景點。嶗山北九水由巨峰原泉之水沿途匯集諸多水流而形成。2002年春,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視察嶗山北九水,認為嶗山水很有名,應當充分做好水的文章,為此,提出了命名“九水十八潭的創意。按照此創意,嶗山風景區管委會委托專業設計公司進行了水景設計。著名畫家范曾多次到嶗山考察,對“九水和“十八潭分別進行了命名和闡釋(“九水分別為上善、抱一、大方、齊物、養生、坐忘、逍遙、安期、許由;“十八潭分別為至柔潭、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無隅潭、無極潭、自取潭、俱化潭、中虛潭、有間潭、得魚潭、得意潭、無己潭、不滯潭、餐霞潭、飲露潭、清心潭、洗耳潭),并撰寫了《嶗泉銘》。“九水十八潭總體設計構想是將“順法自然的老莊思想與山水的靈秀結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文化內涵。2002年10月7日,“九水十八潭正式動工建設,2002年底完工。華樓風景游覽區 位于嶗山風景區的西北部,以奇峰名石、自然山林景觀和道教名勝著稱,有法海寺、下書院、華樓宮、石門澗、石門峰、石門庵、天落水等景點,華樓宮坐落于海拔350米的華樓山上。華樓山因山巔的“華樓石而得名。華樓石又名“聚仙臺、“梳洗樓、“華表峰。從元代以來,華樓山就成為來嶗山的達官文士必到之處,現在華樓景區是嶗山的題詞刻石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明代山東巡撫趙賢所題“海山名山第一就鐫刻于此景區。特別推薦旅游線路: 嶗山風光 一日游 a線 自市區經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沙子口、登贏、流清河(龍潭瀑、八水河)至太清宮景區、游完太清景區可乘索道去上清景區,游畢返回。 b線 從市區經李村、夏莊法海寺、王哥莊到仰口景區、登山游覽太平宮、獅子峰、白龍洞、猶龍洞、壽字峰、覓天洞及嶗山東側海上風光,原路返回或經華嚴寺、埡口返回。 c線 從市區至九水或從李村經北宅、大嶗、外九水、步行內九水、至潮音瀑,游覽蔚竹庵等,游畢返回。 d線 從市區或從李村經北宅至華樓景區、步行或乘坐索道游華樓峰景區、后去北九水景區或仰口景區,游畢返回。 嶗山風光 兩日游 a線 d1:游流清景區、太清景區的龍潭瀑、八水河、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奇石館、八仙墩釣魚臺、嶗山頭等景點。夜宿太清景區。 d2:由太清景區至仰口景區、途中游覽華嚴寺、那羅延窟及仰口景區的仰口灣、太平宮、獅子峰、白龍洞、猶龍洞、壽字峰、覓天洞、上苑山及嶗山東側海上風光。下午返回。 b線 d1:由青島至華樓景區、游玩華樓峰、華樓宮、華樓疊石、翠屏巖、玉皇洞、五祖洞、七真洞、重陽洞、月子口水庫等景點。后至九水景區、游玩內外九水風光如靛缸灣、潮音瀑、獅身人面石、蔚竹庵等景點。夜宿北九水景區。 d2:由北九水至仰口景區、游玩仰口灣、太平宮、獅子峰、白龍洞、猶龍洞、壽字峰、覓天洞、上苑上及嶗山東側海上風光。下午返回。 c線 d1:由青島市區至太清景區、游玩龍潭瀑、八水河、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奇石館、八仙墩、釣魚臺、嶗山頭等景點。夜宿仰口景區。 d2:上午游玩仰口景區仰口灣、太平宮、獅子峰、白龍洞、猶龍洞、壽字峰、覓天洞、上苑山及嶗山東側海上風光;后去北九水景區、游玩靛缸灣、潮音瀑,下午返回。
關鍵字: 華嚴寺 名勝區 太清宮 嶗山風景區 游覽區 青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