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仰天山山勢雄奇,地貌怪異,寺院古老,文物豐富,森林環境優美,建筑遺跡遍布山間,名人題刻俯仰皆是。仰天山奉獻一片純凈的綠蔭,一方返樸歸真的樂土.hellip;hellip;仰天山森林繁茂,綿延無邊,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仰天山地貌特殊,有神秘莫測的溶洞、高俊奇險的山崖和千奇百怪的洞穴;仰天山的美麗和神奇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千百年來留下了大量人文古跡。 仰天山天然次生雜木林是一座天然植物園,這里集中了同緯度地區大多數植物類型,有木本植物137種,草本植物680種,是華北地區物種最豐富的天然林之一。林內有苦木、野大豆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仰天山天然次生林是一個穩定的森林生態體系,高大喬木、小喬木、灌木、草本植物高低錯落,各得其所。 仰天山天然紅葉林以黃櫨為主,間雜大果榆、五角楓、欒樹、連翹等樹種。金秋十月,這里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山頂150公頃盆地被刺槐林所覆蓋。山頂肥沃的土壤為刺槐創造了適宜的生長條件,縱橫幾公里刺槐樹隨山勢綿延起伏,蔚為壯觀。春末夏初,槐花盛開的時候,仰天山槐花鋪天蓋地,形成白花的世界,槐香的海洋。陰雨或大霧天氣,云霧在林間穿行,宛若人間仙境。 仰天山黑松林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營造的人工林。仰天山土壤母質多泥質白云巖和豹皮狀灰巖,摻雜火山塵埃和天外塵埃,形成的土壤與一般石灰巖山地土壤不同,呈中性或酸性;仰天山特殊的地形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這里夏秋季節多陰雨天氣,空氣濕潤。特殊的氣候和土壤為黑松樹創造了適宜的生長條件,幾千畝黑松林郁郁蔥蔥,如詩如畫。 由于仰天山山頂盆地有特殊的母質和地貌類型,在盆地中部形成厚度達2-50米的棕壤土,土壤粘度高,保水好。每年雨季來臨的時候,盆地低洼處長期積水,成為一片濕地,形成了一片片山頂蘆葦。山頂蘆葦是仰天山特有的景觀,夏季茂盛的蘆葦蕩,秋季飄舞的蘆花,都構成仰天山靚麗的風景線。 仰天山茂密的森林,為動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集中著多種野生動物 。這里有陸生脊椎動物128種,其中國家珍稀動物22種。仰天山是候鳥遷移駐留地。每年春天,候鳥北歸時,鳥群在這里停留、進食,然后一舉飛躍勃海;每年秋天,候鳥南遷時,鳥群躍過勃海,在仰天山進食、休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仰天山成為鳥的樂園。千佛洞:千佛洞又名羅漢洞、白云洞。傳說趙匡胤曾在此宿留,所以又稱太祖洞。洞內有佛龕數百,原有造像近千尊。洞頂有天然石隙,仰視可見天光。古人有詩曰“一竅仰穿,天光下射,仰天山的名稱由此而來。仲秋之夜,自洞中可以看到月亮,但一般所見并非圓月,只有甲子仲秋之夜,可以看到全月。屆時月臨洞頂,華光下射,滿壁銀輝。古人有“仰天高掛秋月圓的詩句狀之。這是天下絕無僅有的景觀,遺撼的是這一奇觀六十年一次,十分罕見。范泉崖:范泉崖又叫泛泉崖,是仰天山西南部的一片斷崖。崖高60米,總長2.5公里,最高峰925米。崖體所在如群山翻轉,十分險峻。 傳說大禹治水時,龍王被逼無奈,在山下寄居。龍王使這片山崖中間形成了無數泉眼,泉水自崖體各個部位流出,多處形成了瀑布。仰天山靈澤洞:靈澤洞名字的由來取自《青州府志》,書中記載:靈澤廟距青州城西南四十六公里處,宋熙宗到此曾賜額“靈澤。仰天山靈澤洞已經形成五億五千萬年的時間了,從北宋初年,這個洞穴就一直為世人所關注,無論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登上仰天,還是詞國女皇李清照來到這兒,他們都為無緣進洞而遺憾。1000多年后的今天,仰天山靈澤洞終于敞開了迎賓的大門。仰天山上部的這片盆地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頂石灰巖溶蝕洼地,在地質學上占有特殊的地位,2400畝盆地中,共發現落水漏斗56處,其中每一條落水漏斗下面便是一條幽長的溶洞,靈澤洞只是其中的一條。 仰天山靈澤洞全長1080米,在全國304條溶洞中屬于大型洞,它與全國現有的其他溶洞相比,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高峻奇險,高度在30米以上的大廳有6處,垂直落差在10米以上的陡坎有三處。第二,氣溫宜人,洞內常年溫度9-11℃,屬于氣溫最低的溶洞。據西方醫學家考證,如果人類長期生活在9-12℃的溫度之中,壽命可達到200多歲,因此,靈澤洞又稱為長壽洞。第三,流水不斷,北方的溶洞一般比較干燥,而仰天山靈澤洞常年流水不斷,有水道200多米,水潭六個,瀑布一處。仰天山靈澤洞由水簾洞、黑龍洞和四門洞共同組成。雨水和雪水匯集形成的地下水對巖石不停地進行溶蝕和沖刷,形成了洞內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文殊寺:文殊寺又名仰天寺,占地4500平方米。北宋初期,趙匡胤駐足仰天山,發現山勢與夢境一模一樣,以為佛祖托夢與他,叫人營建了文殊寺。仰天山文殊寺是國內三大文殊寺院之一,在佛教活動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全國有三處文殊寺院,另外兩處一處在山西的五臺山,另一處在承德避暑山莊的外八廟。
關鍵字: 千佛洞 國家森林公園 地質學 文殊寺 獨一無二 石灰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