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抱犢崮景區位于棗莊市山亭區境內,位于棗莊市東北20公里處,屬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55.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6.8%,主峰海拔584米,為魯南72崮之首。目前屬國家3a級景區,并于2004年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省十佳森林公園,今年又被評為2005山東十大魅力景點。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群山綿延不絕,峰頭林立,自西向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森林植被面積大,主要樹種為側伯、刺槐還有楸樹等珍貴樹種和多種雜木樹種。群山之中有一峰突起,如擎天柱直插霄漢,這便是抱犢崮。崮西南麓有一條深澗大壑,泉水匯集于此,形成瀑布。深澗東側有清華觀和巢云觀。半山處有洞數十個,名曰桃源洞、水簾洞等。洞內外石壁雕有千姿百態的佛像。自麓至巔,陡峭如壁,手足并用方能攀援而上。崮頂平田數十畝,石池滿蓄山水,深數尺。佇立崮頂,極目南天,平野如畫,東眺黃海,云霧繚繞,故有“君山望海之稱。周圍有巢云觀、抱犢崮頂、十八羅漢洞、黃龍洞等景點。1935年2月,中共蘇魯邊區臨時特委派郭子化等同志,到抱犢崮山區開展農村工作,建立了魯南第一個黨支部。1939年9月,羅榮桓親自帶領八路軍115師部隊進駐抱犢崮山區,相繼建立了蘇魯支隊、運河支隊、魯南支隊,開創了抱犢崮山區的新局面。同年11月 20日,羅榮桓在抱犢崮山下南泉村建立了魯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嶧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第一個魯南農村基層黨組織大兆莊村黨支部。1942年7月,劉少奇同志來到了棗莊,高度贊揚了抗日武裝,稱嶧縣政府是全國的模范政權,劉少奇同志離開棗莊去延安時,鐵道游擊隊沿途護送,途經抱犢崮,停宿抱犢崮山下小北莊村,后經滕州市濱湖鎮進入微山湖。同年12月下旬,新四軍軍長陳毅也被護送經抱犢崮山區赴延安。巢云竹林巢云竹林景區是抱犢崮的主要景區,以觀溝登山路為主要游覽線路,以巢云觀、清華寺為中心景點,是游客進行探古、尋幽、游覽、科研、科普等活動的絕佳選擇。其景點主要有:厚殼樹、清華寺、巢云觀、千年銀杏、巢云洞等。厚殼樹:厚殼樹為紫草科厚殼樹種,樹葉大而蔭濃,摘下它的一片葉子,用帶尖的硬物稍加用力在上寫字,它就會像相紙一樣很快“顯形。據傳說,該樹發芽較早則風調雨順,如發芽較晚則定有自然災害,因此被稱作“神樹。相傳古時候,抱犢腳下的村莊里有一位秀才,每天都要在一片樹葉上寫上一段情詩,以解對遠方情人的相思之苦,此樹又得名“相思樹。竹林庵、清華寺和呂祖洞:在康熙五十六年,即據今283年前,竹林庵是一座茅檐草舍,茂竹修竹、樸素優雅的尼姑庵,香火極盛。而現在我們只能看著這些勸人向善的詩文,想象當年的青竹古佛、暮鼓晨鐘的情景了。和竹林庵比鄰而居的便是清華寺,只是現在的清華寺也只剩下孤零零的兩塊石碑分豎在道路兩側,其中右側石碑保存完好,碑文清晰可見;另一塊則已攔腰截斷,不禁讓人陡生蒼涼,很難將此地和曾經是魯南一帶佛教活動的名剎古寺聯系起來。清華寺始建于唐代,后來歷代重修,清道光年間最為旺盛。清華寺雖是下觀,但發展卻超過了上觀巢云觀。當地民謠曰:“六十年灌一觀,淹了上觀淹不了下觀“。傳說當初山洪一來,巢云觀的道士就把洪水擋住,山洪無路可傾,就順勢泄進了地勢低的清華寺,清華寺年年受淹,觀音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找太上老君不愿出面,派呂洞賓應付她。觀音靈機一動提出與呂洞賓比酒,并以清華寺的藏經閣為賭注。呂洞賓聽說要比酒,當即答應。觀音自知不是呂洞賓的對手,就主動把藏經閣送給呂洞賓作洞府。巢云觀的道士怕淹了呂洞賓的洞府,就再也不敢把洪水擋住,于是就再無受淹之災了。果不其然,現在的清華寺只剩下一片廢墟,而呂洞賓的洞府——呂祖洞依然保存完好,面積約30平方米的石屋中供奉著他的雕像,只見他峨冠博帶、仙風道骨,引得不少香客信士參利膜拜。巢云觀:位于抱犢崮景觀西部,始建于隋唐,是棗莊地區重要文物單位,主要建筑有三清大殿、碧霞元君殿、天王殿、客廳等。自唐以來,為魯南道教活動中心。觀內共有自清康熙、乾隆以來十多通石碑,記載歷代盛況及重修情況,特別是民國時期的《嶧邑抱犢崮葬埋尸骨碑文》,詳細記載了民國第一案的詳細過程,三清殿前有古銀杏一株,樹齡為1300多年,殿后有巢云洞,噴云吐霧,整個觀在云霧之中,故曰巢云觀。巢云洞:巢云觀之后是巢云洞,又名“云窟。“巢云意即居住在云里。每逢清晨日出之前,常有一團白云從洞中徐徐涌出,將這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周圍的山川籠罩在云霧繚繞之中,宛若仙境一般。 巢云洞屬石灰巖地質構造的溶洞,溶洞里含有大量水分的空氣向外流出,遇冷便形成了霧。尤其每逢夏季,洞內空氣濕度大,山區早晨氣溫偏低,于是一團團云霧升騰而出,構成這一奇特景觀。置身其中,云海縹緲、山泉叮咚、再加上觀內的鐘聲、鼓聲、木魚聲、道長們高低婉轉的頌經聲會把你帶入一個超凡脫俗的境界。會仙亭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亭的不遠處有一塊石碑,記載了修亭的緣故。傳說,八仙過海后,呂洞賓重游抱犢,發現山下有一位姓劉的書生在家潛心修道,就化成了一位老者去點化他。洞賓對他說在家修行,凡塵俗事太多,難以摒除雜念,靜心養性,勸他到抱犢崮找一處北有松、西有竹的地方,方為絕佳的修道場所。劉書生找到此地,果然松竹掩映,流泉飛瀑,真是人間仙境,于是節廬搭亭,修身養性,后終于得道成仙。為表達對呂洞賓的感激之情,就建亭在此,并起名為會仙亭。會仙亭后題有一首七言絕句,傳說為劉書生所寫:“黃鶴時來舞疊翠,岳陽勝概此又逢。善諱今鐫青玉上,他日仙籍應登名。君山望海明清時期因抱犢崮時在魯南群山之首,其山形如峨冠危坐的君子,俯瞰魯南大地,故美其名曰“君山。據《嶧縣志.山川》篇云:“君山有抱犢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氣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君山望海也被譽為古嶧縣八景之冠。君山望海景區主要有天梯、天池、觀云亭、望海石等景點。鳳落古崖鳳落古崖景區以落鳳崖環山小路為主要觀賞路線,以落鳳崖為中心景點,崖長1公里許,峭壁崛然而起,陡峭如削。此景區又包括4處景點,分別是傳說中鳳凰棲息之地的鳳棲崖;斷崖陡峭、風景優美的鳳鳴崖;三山圍掩、古木掩映的蛙鳴崖;壁如刀削,飛瀑下瀉的鳳翔崖。
關鍵字: 黨支部 國家森林公園 棗莊市 森林公園 靈機一動 藏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