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水城
水城,又叫備倭城。據《蓬萊縣志》記載:奏置刀魚巡檢,水兵三百, 戊沙門島,備御契丹,每仲夏仍居跎磯,以防不虞,秋冬還南岸。宋朝慶 歷二年(公元1042年〕登州郡守郭志高因為當時的水軍駕駛的艦船“刀 魚舡,所以這座寨城當初也叫“刀魚寨。明朝洪武年(公元1676年), 以“刀魚寨為基礎,又建起了碼頭和上城墻,形成了現今水城的雛形。 到了明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696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城墻砌 以磚石,增設了炮臺。 水城周圍約1.5公里,面積為25萬平方米。有南北二門,南門叫振揚 門,與陸路柑連,北門叫水門,是出入水城的海上咽喉。水城中的小海, 面積7萬平方米,是停泊船只的港灣。當年戚繼光就是在這里操練水師, 抗擊倭寇。因此,水城是我國現存的古代海軍基地之一。水城也是我國古代海上運輸和對外交通的重要口岸。早在唐朝,這里 就同廣州,揚州、膠州并稱四大通商口岸,是東渡日本的主要海上通道。
關鍵字: 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