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山起義紀念館
天福山起義紀念館位于天福山森林公園中心。天福山森林公園于1999年10月,由山東省林業廳批準建立。它座落在一片山丘之中,群山拱衛,峰谷相間,林深草郁,山泉甘冽,環境清幽,以天福山和草場庵兩處國有林場為中心,公園總面積2000公頃。這里遠離塵囂,環境清新,猶如世外桃源,自古有“天賜福地之稱,故名天福山。天福山森林公園,由于北有正棋山山脈為屏障,西有駕山山脈相阻隔,形成了天然的溫暖氣候,給動植物創造了良好的生息條件。整個森林公園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主要樹種、花木170余種。還有250年生古樹皂角。動物資源有137種。如今,天福山已成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森林公園,來此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觀光游覽的客人絡繹不絕。1937年12月24日,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等同志領導和發動了威震膠東的抗日武裝起義天福山起義。天福山起義創建了膠東第一支抗日民族武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打響了膠東抗戰第一槍。這支軍隊如燎原之火,在戰斗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中國地方抗日戰場上的一支勁旅。從此,天福山起義聞名遐邇,也留下了為強我中華奮斗不息、為抗日救國不惜犧牲、在艱難逆境中勇于奮進的“天福山精神。為紀念天福山起義,山東省人民政府把起義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撥專款建起了天福山起義紀念館。紀念館始建于1974年。兩棵翠柏在眾多奇樹異木的簇擁下矗立在廣場門口兩側。氣勢恢弘的紀念館大樓上空門額和紀念塔上刻有郭沫若的題字。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同志為新建的文登黨史館題字。置身館前,便有一種幽雅美麗、神圣莊嚴的感覺。紀念館展廳400多平方米的展帶上,圖、文并茂、翔實完整地記述描繪出中共膠東黨組織領導人民進行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史和起義部隊由弱到強,南征北戰,英勇殺敵所走過的光輝戰斗歷程。整個展廳真實再現了當年天福山起義的全過程。文登黨史館展廳以翔實的資料系統記述了中共文登地方黨組織艱難曲折的光輝歷程和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景區東部,是天福山武裝起義的舊址。當年玉皇廟(已拆除)獨院草屋便是以理琪為首的中共膠東特委領導在起義前臨時召開會議的地方;草屋西側旁平坦地是當年武裝起義的會場;會場北部山頂上用漢白玉及青石精工建造起雄偉壯觀的“天福山起義紀念塔,紀念塔上鐫刻著毛澤東手書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和郭沫若手書的“天福山起義紀念塔;在臨時會址東部拾級而上的山頂上是三軍豎立義旗的地方,如今文化部門投資十萬元建起秀麗典雅的“紅旗亭供中外觀眾觀光游覽;順“紅旗亭旁蜿蜒而下的山路至山底水庫旁,有當年“三軍戰士親手挖掘出的一眼清澈甘洌的“天福泉井。建館后,天福山紀念館景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行動。先后從南京雨花臺、膠東各地園藝場和民間購置了大量名貴風景樹、奇花異木栽植在起義舊址上并與其毗鄰的天福山國家森林公園、天福山革命烈士陵園交相輝映,已成為人們仰慕的革命圣地和休閑游覽的最佳去處。1995年5月天福山革命遺址管理所被威海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威海市黨員教育基地。同年12月,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7年12月被山東省教育委員會授予“國防教育基地。1998年5月被評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關鍵字: 天福山 山東省 森林公園 愛國主義 紀念塔 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