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陳列館
傅斯年生平簡介: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東省聊城人。我國近代著名的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曾先后擔任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研究院總干事、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北京大學代校長、臺灣大學校長等職。新文化運動時期,他叱咤風云,創辦《新潮》雜志,宣傳科學和民主思想。1919年,他作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參加了這場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成為“五.四運動的旗手。此后,他懷著科學救國的愿望,留學英德7年,廣泛涉獵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地質學等學科。回國后,他一直在學術和教育機構擔任要職,由于學識淵博,學貫中西,他在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及學校教育等領域均成果非凡。作為史學家,他曾長期主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工作,為搶救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遺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教育家,他對當時中國的教育宗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都進行了積極改革和實踐,作為高等教育的帶頭人,使北大、臺大等教育機構各項工作突飛猛進,碩果累累。作為社會活動家,他憂國憂民,積極參政議政,投身到抗日救國的社會洪流之中。他坦蕩正直,嫉惡如仇,不畏權勢,寫出了大量擲地有聲的政論文章,抨擊孔祥熙、宋子文等人的腐敗行為,在當時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抗戰勝利前夕,他以國民黨參政員身份訪問延安,為國共合作進行
關鍵字: 歷史學 史學家 教育家 研究所 社會活動家 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