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庵
唐李庵名稱的由來,眾說不一。傳有唐李二仙曾在此修煉,故名。實際上這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現存主體建筑有大殿、東西偏殿各三間,另有跨院僧房、藏經樓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東的姑子庵草房等,總計有房屋32間,建筑面積為820平方米。唐李庵興建年代已不可考。據碑記記載,其最早的一次重修是在明隆慶年間,距今已有400余年。現存唐李庵大殿,屋脊、檐角均飾有雙龍和吻獸,內部裝飾大量壁畫,是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大殿北墻繪有彩色云海,為佛像之襯托;西邊有4條幅山水畫;在東西兩側,彩繪的征戰圖隱約可辨;大殿廊檐上方有九幅彩畫,內容有鐘道捉鬼、菩薩像、唐三取經、八仙人物等,廊檐兩側繪有哪咤鬧海、托塔李天王等。西偏殿壁上,繪有墨色老虎、彩色神仙飛升圖。東偏殿壁上,繪有墨色老虎、竹子和彩色三國演義故事。此外,山門內兩側也繪有墨色山水、人物畫等。寺院附屬文物有明隆慶元年至清道光年間增修唐李庵石碑四座。寺東有相傳約有五百年樹齡的文冠果樹一株。唐李庵小巧玲瓏,與周圍風物渾然一體,堪稱勝景,又因內有壁畫,頗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已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撥款修復,1997年縣政府又撥款20余萬整修。到唐李庵交通便利,山村路鋪了柏油路,可從鄒平縣城乘出租車直達。有山村餐館提供就餐,井水、山泉水清澈甘甜。瀏覽完古剎,可到周圍深谷密林中游玩。瀏覽最佳時節是清明至五月一日期間,是時鳥語花香,人們到此踏青,情趣無限。唐李庵坐落的山區盛產水杏、黑棗、香椿、金絲瓜、雜糧。
關鍵字: 交通便利 出租車 縣政府 山泉水 柏油路 鳥語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