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婺源:畫里與人間
兩年前的秋天,我知道了在江西的某個角落,有個叫作婺源的地方,被稱為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每到春天,那里大片的油菜花把大地變成金黃,加上徽派建筑的古村落,詩一般美麗。于是我心心念念地想要去這個地方。去年的春天,由于要考專四,沒能去成婺源,今年,我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去看看。原本計劃是四月去那里,但這個冬天持續暖和的天氣讓那里的油菜花都提前開放了,于是我就把行程提前到了三月。 去這樣的地方,自然是不能跟旅行社去的,而由于那里的一些景點都很分散,自己坐火車去也很麻煩,于是經過一番輾轉,終于定了包橡樹上的小不點老師的面包車,召集八九個色友,自駕去那里。照一般的行程,應當是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早上可到婺源,由于老媽堅決反對夜間開車,于是我們定了3月9日早上5點出發,這樣預計中午可到第一個景點。從聯系上小不點老師到出發,只有一個星期多點的時間,我很擔心召集不夠人無法成行,所以開學的第一個星期,有些焦灼。不過終于,一個個人都落實下來,一共九個人同游:小不點老師和他的女友yongyong,橡樹上的小施、爾玉和夏老師,美術館認識的高老師和他的同事楊老師,老媽朋友的女兒luara和我。 似乎每次旅行前都像做夢一樣,直到坐上小不點老師的車出發了,才真的相信,我就要去婺源了。集合的時間早,一車的人大多在路上補覺,我沒有睡,一直看著窗外由城市變成了大片的農田,被籠罩在薄霧里,幻境一樣。然后浙江移動發了短信來,再然后是江西的,這時我們已經下了高速,路邊便開始出現一些小片的油菜花。車上的人就開始按捺不住,在一兩處感覺漂亮的地方,我們停車拍照,算是warm-up吧。 12點左右到了第一個景點彩虹橋附近,在一個小飯店吃了簡單的午飯,然后進入景區游玩。說實話彩虹橋并沒有傳說中的動人,就是一個很古老的廊橋,不過周圍的油菜花開的挺旺的。兜了一圈出來,啟程去理坑。 婺源有兩個叫“li keng”的古村落,一個是李坑,已經商業化了,我們這次就沒去那里,而是去旅游團不會去的那個邊邊角角里的理坑,在群山的環抱中。去之前銀貓說理坑沒啥好去的,不過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一條河從村子外流過,不算太清澈,但是古村居民的生活用水都在其中。這一夜就住在理坑的一個農民小旅店里,很便宜,才12塊一個人。我們到那里時正好老板的小兒子坐在馬桶上,于是他立刻成了名模,被我們一群人圍著拍,當晚我們交流照片時每人的相機里都有這個孩子。住下來以后天還沒黑,于是我們四散去拍照,并且先點好菜,好讓老板準備。點了著名的土雞煲,果然是不錯的。 由于我帶了本本去,所以吃過飯洗好澡,我們就開始交流照片。小不點老師喝了酒,于是把大家的照片都批了,當然說的還是挺對的,后來爾玉說第二天他就不敢再多拍天了,呵呵。 第二天也就是3月10號一早,我們起來,先去邊上的小山頭,拍村莊的全貌,直拍到炊煙起,我們便下來,進村繼續拍。這時不知哪里冒出來很多的長槍短炮,理坑成了色友的天下了。到我們村里一圈兜完回去吃早飯,還看到有人才開始爬我們之前到過的小山頭。 吃好早飯大概8點多,我們離開了理坑。由于聽說第三天要下雨,我們決定先上江嶺,也就是傳說中油菜花的梯田,因為上去的路很難開,要是下雨就泥濘得不能走了。銀貓說的沒錯,去理坑的路上的確有些更美麗的地方,但為了早些趕到江嶺,我們沒停太多。這次的天氣也不是很幫忙,沒出太陽也沒下雨,只是陰天,我也就沒能看到銀貓去年拍的那些霧里仙境似的村莊。盡管這樣,我看到的婺源還是美的,這是世俗的美,不如九寨溝那樣的驚世駭俗,那樣的難以接近,而是平易近人的美,像是一幅色彩艷麗的水彩畫。這些古村子里的居民,生活是比外面簡單得多,古老得多,但他們也不是與世隔絕的,他們也在發展著,只是速度要比我們慢太多太多。 車子路過曉起,這是婺源最著名的景點了吧,很多旅游大巴停著,不能說游人如織,至少也不清靜的。我們沒有停,直上江嶺。那果然是很難開的路,車子一路蹦蹦跳跳,坐在后排更是像過山車。這中間停了幾次,一是拍照,二是緩一緩,持續地讓車幫我們做運動實在是夠嗆的。 終于上了江嶺,這里倒是名不虛傳,雖然花還沒有全開,但那一層層黃黃綠綠起來,實在更有味道。只是空氣中好像有霧,大家拍的東西都灰灰的,遠不及眼里看到的。不過想想哪個地方去一次就能拍出很好的照片來,實在是很少有的,也就罷了,這次就算是先開眼界吧。回去的路上實在是餓了,因為中間沒有停下吃午飯。雖然車子很顛,還是啃完了一個蘋果,沒咬到自己的舌頭,倒是慶幸。 吃午飯的時候已經3點多,同時小不點老師開始找住處。因為是星期六晚上,房間似乎很難找,不過終于還是在曉起村里找到了小旅店,有趣的是,在理坑我們住的旅店叫“小河旅店”,在曉起住的這個,還是叫“小河”。房錢要比理坑貴一點,當然這是合理的,畢竟這里游客多。80一間,3個人,不過是接近標間的。住下以后天色尚早,于是又一起出去拍照。我們住的是下曉起,走出這個村子,沿一條兩邊開滿油菜花的石板路,可以走到另一個村子,叫上曉起。一路上大家拍拍停停,到了上曉起村里,大家已經走得很散了。luara和我逛到一個叫江家祠堂的大屋里時,里面一個游人都沒有,這是個非常高大的徽派建筑,在最里面的角落里,放著一個已經破破爛爛的紙糊的龍頭,大概是以前人祭祀什么的時候用的吧。 天色的關系,我們就沒有再往前走了,而是掉頭回住處,短信給其他的人,大多也說開始往回了。路上我們和小施匯合了,其他人也相繼回到旅店,獨缺爾玉一人。又過了一會兒,他也回來了,說是他一個人逛到山上去了,上面一個人都沒有。我們就開玩笑說他別帶了什么一起回來了。 吃過晚飯,我們決定晚上逛一些這個下曉起。這里晚上倒不熱鬧,只有一些小店開著,賣些樟木制品和其他旅游玩意兒,游客很少。我們走到一個叫“百忍堂”的大屋前,發現這里面是個沒有燈的小巷子,就說到那兒坐下來講講鬼故事。爾玉講了號稱是他自己經歷的靈異故事,不過邊講邊在笑,氣氛不夠,后來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一個村民,跟我們說“在我們這里晚上是不講這個的,都是白天講的”,倒增加了一點詭異氣氛。 兜了一圈回去,洗澡,水不大好,要么燙死,要么是冷的,很難調。晚上沒有聚在一起觀片,小規模交流了一下,然后我把自己拍了都調整好,灰灰的霧氣是去掉了,不過顏色比較暗了。 3月11號照樣是早起,卻發現沒有下雨,反而出了點小太陽。當然再去一次江嶺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就按照昨天的路到上曉起,然后繼續往前走,那里是一片更大的油菜花田,到頭右邊是個小山坡,左邊有個小瀑布。我拍了幾張瀑布,然后跟他們一起上了小山頭,從上面看下去,大面積的黃花讓人陶醉。之后,我們又進到村里,看了兩個老的古宅,很高的徽派建筑,里面有很精美的木雕,但是在文革時很多木雕上的人頭都被破壞掉了,非常的可惜。不過在上曉起,我沒看到銀貓說的茶館,也沒看到老樟樹。后來才知道,老樟樹是在下曉起對面的一個山頭上,那里有旅游團上上下下的地方就是了…… 這樣兜了一圈,10點半回到住處,就要離開婺源了,這時太陽也收進去了。小不點老師說接下去可以去安徽歙縣,也可以去浙江的新安江那里,后來決定是去新安江——歙縣他們大多去過好多次了,而我,就把歙縣留到跟黃山一起去吧。新安江嘛,我初中時倒是去過,不過反正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也就無所謂了。 車開了很久,好像繞了遠路,最后大家才知道小不點老師說的新安江是要去新安江水電站,有些人有些失望,大概去過,我是覺得去過了三峽大壩,這個大約沒什么好看了。在建德住下,開始fb了,住的是上星級的賓館,不過100元一個兩人標間,150是三人的,算下來是50塊一個人,還算可以,條件絕對是比前兩日好得多了。晚上吃飯本來說是要好好fb的,結果找來找去卻去了個小飯店,吃的油水是足了,但是看著不太衛生的樣子,也就沒吃很多。感覺上似乎還是婺源的農家菜好一點。
關鍵字: 古村落 建筑 江西 油菜花 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