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鄉村-如詩如畫在婺源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走進江西婺源,猶如來到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婺源之美,美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在文化與生態珠聯璧合。走進婺源,但見藍天、青山、碧水,小橋、流水、人家,粉墻、青磚、黛瓦,天人合一,相映成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風景應在曲水流觴處中國最詩情畫意的地方在哪呢?細細思量,腦海里浮現的不是名山大川,卻是古往今來引得無數詩人競折腰,吟詠不斷的江南。如今的江南,雖然少了“杏花春雨“的纏綿,但在許多鮮為人知的田園村舍依然沉淀著中國千百年來的歷史和文化。她們就像是無數文人筆下的詩,依然小橋流水、依然山明水秀、依然恬淡宜人。如果你終于有一天,厭煩了鋼筋叢林中車馬喧嘩的生活,選擇這樣一個去處便是你最佳的選擇,而身處千年文化“古徽州“中的江西婺源最是值得花數天時間逗留的地方。春色婺源深藏閨中才有風景,身處長江中下游的婺源也不例外。婺源縣建于唐朝開元28年(公元740年),境內林木蔥郁、峰巒疊幢、峽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驛道、古樹、茶亭、廊橋及多個生態保護小區構成了婺源美麗的自然景觀。婺源的田園風光,可概括地形容為“水繞村莊“。有水的地方就有村子,有村子的地方就可以看見溪流。鄉村小道兩邊飛檐翹角,灰瓦白墻的徽州民居,錯落有致地鑲嵌在修竹掩映的林間。這樣的村景應該進入袁江或都張大千的山水畫,渾樸有致,平易雋永。古樟不論是在秋口鎮、江灣鎮、李坑村,還是在清華鎮、虹關村、古村青林、山環水繞的水鄉風情都讓人感嘆不已,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靜謐秀美的慶源古村。孩子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形容的是慶源村下游一帶的景色,這樣的風景在曉起村內反而是見不著的,要看,必須站到慶源村下的江嶺上俯視:座落在群山谷地間的村落簡直就是一個如詩如畫的低山田園,梯田、河溪、古樹、居民、木橋、放牛娃……江南鄉村應有的一切元素盡收眼底。江嶺風光婺源,位于贛東北,東臨國家歷史名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鎮,北枕國家旅游勝地黃山,是一顆鑲嵌在皖、浙、贛三省交界地的綠色明珠。婺源素有“書鄉”、“茶鄉”、“山鄉”、“水鄉”之稱。商周相傳屬揚州之域,春秋為“吳楚分源”之地。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置婺源縣,古屬皖南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是中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國近代鐵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理坑遺韻書鄉婺源四古風韻“山間茅屋書聲響,放下扁擔考一場。”書鄉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薈萃,歷代名人遺跡較多,有“吳楚分源”界碑、春秋吳太子鴻墓、漢長沙王吳芮墓、南宋岳飛吟詩的花橋,還有李白、黃庭堅等名人游覽時留下的遺跡。走進書鄉婺源,就像行進在久違了的歷史風塵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經意中,一處年久的殘壁斷碣,一段彎曲的青石驛道,一棵蒼翠的名木古樹,一口青苔漫布的水泉深井,都有一個傳說、一個典故。其中,以古文化、古建筑、古樹群、古洞群為主的“四古風韻”著稱。古文化“古來存圣跡,從此識前賢。”婺源歷代文才輩出,代有名家。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明代愛國將士汪鋐,清代音韻學家江永,科學家齊彥槐,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現代醫學家程門雪……,自宋至清,全縣考取進士552人,仕宦2665人,歷代文人學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進入《四庫全書》,7位名人入選《辭海》。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稱的婺源博物館,珍藏商至清各類文物一萬余件。儺舞、徽劇、茶道、抬閣、地戲等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橋古建筑境內獨具徽派風格的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橋、亭閣等遍布鄉野,掩映在山麓水畔,點綴于古木幽篁之間,為我國明清古建筑保存得最多、最完整的縣之一。其中,木雕、石雕、磚雕精美絕倫,堪稱“三絕”。著名的“俞氏宗祠”、“百柱祠堂”氣勢恢宏、工藝精巧,被專家譽為“藝術殿堂”。古樹群婺源現有古樹名木2000余株。漢代苦櫧、唐代銀杏、宋代紫薇等古樹名木,雖歷經千年風雨,依然蔥蘢秀拔;其中,以“江南第一樟”——虹關古樟和“江南杉王”——朱熹手植的文公山古杉群著稱。秋口風光古洞群婺源有集全國溶洞之大成的靈巖洞群,洞群位于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現已探明36處,景致奇絕,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琳瑯滿目、千姿百態。令人稱奇的是,靈巖洞壁間至今仍保留著“岳飛游此”、“吳徽朱熹”等歷代名人題墨、詩句2000多處。推薦旅游攻略d1:景德鎮——婺源(87km,12元)——清華(34km,5元)——沱川(26km,5元),宿余一甲家,(10元)寧靜的村落d2:沱川――理坑(徒步,1km)――河西村(徒步,1km)繼續宿“地主”余一甲家(10元)d3:沱川——虹關(徒步,大概3個小時的路程)——官坑(大約兩個小時的路程)——段薪水庫——上曉起,宿上曉起,宿江觀興家(10元每人)收獲季節d4:上曉起——下曉起(徒步兩公里)——秋口李坑,宿李坑(10元/人)d5:李坑——婺源(10km,2元)——景德鎮(87km,10元)住宿及導游:1.王蓉香秋口李坑村導游,漂亮美眉,口齒伶俐,她帶你參觀時,各家的狗早早就在半路上搖尾領路了。2.江觀興歷任鄉村教師、鎮婚姻登記員等職,現在曉起古亭中賣茶葉,家有陽臺,夜里可捉螢火蟲。3.余一甲沱川鎮“地主”,有房有車,曾在外開過工廠(后倒閉),勤勞本分淳樸。家有超級大陽臺,可供數十人開party。田園路線細節:沱川——虹關——官坑的徒步路線,很值得走一走,沿途的風景是坐車享受不到的。而且路也并不難走,沿著石板路,聽身邊小溪潺潺流水,透過云霧看梯田村莊在若隱若現,還有小鳥的歌聲,說不出的享受。虹關——官坑的路線沒有岔路,先到嶺腳村,然后向東沿石板路翻過一個山頭就到了。這一路的景色不錯,一路都有溪流相伴,還有小瀑布,大約兩小時的路程。田園風光沱川——虹關的路線有點復雜,岔路較多,按圖上的標注就不會錯了。(理坑云溪別墅的主人會給你畫一張路線圖,我的圖就是按他給的加以修正而得。)要注意的是林場到周家山的一段沒有石板路,要走小路翻山而過,路雖難走一點,但能近不少,我就是這么走的。上山的路口就在從林場到白石坑路上經過的第一個石拱橋處,有一條架空的引水渠橫跨過路面,在路的右手邊上山,沿小路爬到山頂再下行一段就會看見一個小村子,叫周家山。婺源民居沿村中的干道(石板路)上山,在一棵大松樹或一棵被劈成兩半的油茶樹(形狀象個拱門)處右轉沿土路繼續走,直到看見石板路,再沿石板路下山,山下的小村子叫外言坑,過了河就是虹關,村口有棵千年古樟,很好找,在山上就能認出來,從小學的操場進村可以逃票。周家山這條路不好找,路也不好走,容易迷路。如果想保險一點的話可以從白石坑上山沿石板路走,過了亭子走左手邊的路下山(另一條路是去周家山的)。婺源特產雪后婺源婺源特產可以用四色概括:綠、紅、黑、白。綠:即綠茶,以“顏色碧而天然,回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著稱的婺源綠茶,曾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中外馳名。早在1915年就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35年被美國《茶葉全書》贊為
關鍵字: 世外桃源 中國 人與自然 最美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