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紀行
去年到南昌出差,冒著秋雨去,又冒著秋雨歸來,內心似乎也被秋雨的陰霾覆蓋,象秋雨的天空,沒有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南昌的街上行走,似乎讓我認為在一個小城市散步。街道兩邊的樓房大都帶有陳舊的色調,好像經過了太多的滄桑,又帶有些破敗與蕭條的意思, 絲毫感覺不到省會的都市味道。路上的行人不多,難得的晴天也不見熱鬧繁榮的景象。只有在火車站才能發現有不少人不斷地招攬生意。懷著對王勃詩句描述美景的向往,我來到了滕王閣,希望能夠看見“落霞與孤鶩齊飛,長天共秋水一色。”的美景。花了300大角走進滕王閣的大門,映入眼簾的第一個不是滕王閣,而是一個大鼎,真讓人失望。前行幾步走過短短的樹木走廊,才看到一個6層高的樓,雖然建筑師費盡心機的制造出一些古典的味道,但是明顯這是一種仿制品。我突然開始懷疑我到滕王閣的目的:是懷古還是看風景?踏上滕王閣,看著大樓到處都擺放著不知真假的古玩與玉石,讓我想到了北京天壇偏殿中出售的景泰藍,內心中感覺有一點點郁悶。為什么千古名樓同全國各地的旅游景點一樣沒有特色?走上五樓,站在飛檐邊,看著贛江平靜得向北流淌,江中的沙洲綿延起伏,無法想象當年王勃面對滾滾激流的豪情。只有烈烈長風讓我想到范仲淹的“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不過千年的滄桑已經無法在如今的滕王閣中看到一點痕跡。帶著一點失望我離開了南昌,現在的我已經沒有興趣去岳陽樓與黃鶴樓去追尋古代先賢的足跡,只好在書中去感受他們的風采。
關鍵字: 多 天空 晴天 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