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遺下的思念!細細春雨憶婺源
又是一個春雨細飛的周末,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和勇氣走出屋門。只好躲在尚留有余溫的被窩里,隨著蔡琴的輕聲吟唱,在半夢半醒之中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思緒又飄到了去年國慶的那次婺源之行,一切依然清晰在目。婺源之行的第一站是清華鎮,那兒有號稱“中國廊橋”的彩虹橋。在沒有看到之前,我心里早已注滿了她“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美麗,而且還有那一絲絲奢望偶遇美麗姑娘的幻想。然而這一切在支付了10塊錢的門票后就象肥皂泡破滅一樣從天上掉到了地下從想象回到了現實。倒不是古老的橋沒有打動我,而是橋下漂著的現代白色垃圾和兩只在每個公園里都可看到玩到的腳踏船使我還是不能忘卻城市的喧鬧,無論如何也打不起興致。到現在我的腦海對廊橋只留下了也不過是一座石墩木橋上加上一個可以乘涼避風遮雨的屋頂的印象罷了。坐著當地的撲撲車順著崎嶇不平一騎飛塵的土路,顛簸北上到了沱川理坑,這里可謂是一個明清徽派古建筑的博物館,清華的失落在此得到了加倍補償。后面山上的小溪緩緩地從村子中央穿過,流到了我的腳下,順著小溪漸漸走進了村子,兩旁是高大的白色馬頭墻,墻上以及門的兩邊畫滿了鮮活生動的圖案,有龍風呈祥、喜鵲鬧梅、鯉魚跳龍門、桃園三結義等等,豐富多彩的內容表達著人們對富貴、吉祥、平安、喜慶美好生活的向往。任意走進每一座民宅,都能欣賞到栩栩如生精妙絕倫的木刻,從高大幽深庭院里鑲滿木刻的每一扇門窗上,每一根木拄梁枋上,都能深深感受到當年主人的榮華富貴。放下背包坐下來,品一品清茶,聽一聽現在主人對古老房子的歷史述說,你又會發現每一座房子里都蘊涵著一個人家由一貧如洗到達官貴人,又從飛黃騰達走向沒落的滄桑故事,世事難料啊。在欣賞美麗木刻的時候,也會常常看到一副完美圖案的支離破碎,這大多都是文革留給我們的歷史遺跡,心靈的創傷無法彌補,就是這圖案的破損當今世上恐怕也沒有多少能工巧匠可以彌補啦。幸運的是世事的轉變并沒有改變當地民風淳樸的本性。你可以天真無邪地與小孩一同玩耍;你可以坐在小橋邊,一邊幫老奶奶摘紅小豆,一邊聊聊當年的農田收成;你可以投宿在他們家里,躺在古老的木床上進入夢鄉;也可以享受到他們為了讓你嘗到鮮美的冷水魚可以毫無顧及地下到冰涼池水中的那種感動……懷著這分感動,度過了來婺源的第一個夜晚。一為了多玩一些地方,二更是為了逃過10塊錢的門票,早上天還沒亮就已經向篁村進發了,那里有“余氏祠堂”。遠處晨靄中的小山村仿佛還在睡夢中,顯得格外靜謐,唯有那些不知疲倦的小蟲在低聲吟唱,偶而也能看到一只賴蛤蟆懶散地挪動一下身體,靜靜走在田間已被歲月磨光的石板路上,呼吸著天元之氣,一個字爽。經過一座比彩虹橋簡陋一些的廊橋,就看到了村口的那棵“倒掛羅漢樹”,相傳最早的余姓來到這兒為了驗證這塊風水寶地,就倒插一棵羅漢樹,看其能否成活定去留,結果當然是活了,從而也就有了現在的余氏家族。這棵樹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什么特別,對于當地人卻是一種象征,象征著那種生生不息的精神。“余氏祠堂”不同于理坑的木刻,它是磚雕,雖然美麗但是也沾滿了文革的光輝史跡。逛完篁村,輾轉到了浙源,遠遠的望一望龍天古塔就夠了。從浙源到虹關、廬坑的車子很少,與其坐而待斃,不如邊走邊等。不過老天有眼,走了一會兒,就碰到了一輛拉沙去虹關的拖拉機,司機很熱情地讓我們上了車。爬到車上,才看到上面還有幾只小豬仔與我們同行,幾聲嚎叫不知是看到我們的興奮還是對我們的不歡迎。 很喜歡這種搭車的感覺,坐在沙堆上你可以更近地去接觸這兒的山山水水。車子如老牛一樣爬行在起伏的山路上,我們也毫不阻攔地隨之任意搖晃,每經過一個村莊都可以那漂亮的壁畫,“清風明月拂翠柳,朝霞旭日映紅桃”,沒錯,春天的時候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到了虹關。看到了號稱“江南第一樟”的大樟樹,還有許多古民居。另人可惜的是在這兒為了一頓不愉快的午飯使我們失去了去廬坑翻山去段辛的時間,只好改變行程去東線的秋口李坑。在此建議大家在虹關沒有必要太長停留,有車快走,不然后悔晚已。到了李坑已是傍晚了,看著通往村子里的柏油路就知道這里的生活要富裕一些。一下車,就有一位小姑娘拉我們去她家住宿,起初還抱有戒心,不過很快被她的公關能力徹底征服。相信去過那兒的朋友大多知道這個年僅12歲卻有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小姑娘,姓李,一個有些男性化的名字,具體記不清了,她爸爸是學校的教導主任,不過與她在村前小橋旁的談話還記憶猶新。問:你長大了想干什么?答:我沒有想過要干什么,只知道現在要好好學習。問:那你沒有自己的理想嗎?答:現在說長大了當科學家,當畫家當什么家又有什么用,誰知道以后是什么樣子。人才!正在美美地吃著這兒特有的“荷包紅鯉魚”、“粉蒸肉”,外面傳來了陣陣鑼鼓聲和鞭炮聲,不會誰夜里娶媳婦吧,一問才知道過節耍龍燈的。只有小時候家鄉過年才能看到的耍龍燈,踩高蹺,劃旱船、唱大戲,沒想到在這兒還可以看到。只是這是為了吸引游客才恢復的節目,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看了只能勾起一些回憶,卻絲毫沒有以前那種興奮。一些傳統風俗被現代社會的遺棄或變性,究竟是忘卻還是揚棄很難去評判。不過,失去了一些美好的東西對于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早上起來,懷著那種新婚之夜新郎倌招待完親朋好友回到洞房去揭新娘紅頭巾的心情,準備去欣賞李坑的美麗。誰知,紅頭巾下面的娘子不是貌若天仙的美人,只是一世俗村姑。賣工藝品的生意人早已打破了這里的寧靜,眾多老房子之間猛然矗立的新式建筑,看起來總是那么的別扭,流淌的小河里也開始漂浮著一些油污。不知幾年以后這兒還有沒有要來的意義。趕忙從村子里跑出來,坐上摩托車我逃。摩托車飛奔在剛剛修好的公路上,左邊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右邊是緩緩流淌的綠水,水中一群群的鴨子或相互嬉戲,或任意游蕩,在青山綠水之間的一些開闊的河谷地帶坐落著白墻黑瓦的小村莊,清晨的炊煙裊裊升起,到了仙境啦,幾聲雞鳴犬吠更讓我體會到什么叫雞犬升天了。又到了汪口,上、下曉起,跟前面差不多的景色,比較難忘和幸運的還是從汪口去上、下曉起的那段路又搭上了一輛拉磚的車,過癮。這次婺源之行,雖然沒有找到號稱“中國最美麗的農村”的那種感覺,卻使我體會到了真正旅行的味道。沒有刻意的行程,走到哪兒看到哪兒,好看多呆一會兒,不愿意看就下一個地方。猶如靜靜流淌的河水,輕輕漂浮的白云,紛紛灑落的春雨,煩心瑣事統統拋開,讓心平靜下來,感受每一刻的美妙。
關鍵字: 中國 國慶 彩虹橋 美好時光 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