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女兒去旅行-----春暖花開,行走婺源
非非最近迷上了一首歌--《兩只蝴蝶》,從幼兒園回家就要求我給她反反復復的播放,這個兩歲八個月的孩子,用她稚嫩的嗓音一遍遍的唱著:親愛的你跟我飛,穿過叢林去看小溪水.....。????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的畫面,清山綠水之間,我牽著非非的小手,一路高歌,一路看風景......????在網上看到瑪雅人戶外俱樂部的春游婺源征集貼,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找了一份婺源的地圖,念著曉起、賦春、思溪、虹關這一個個燦若櫻花的地名,但覺滿口余香,還未成行,心早已飛到了那個油菜花開的地方。????只說了一次,非非就記住了這個地名,見人就說:我的媽媽要帶我去婺源玩啦!這只小蝴蝶,已經飛過了江浙滬魯四個省,飛過了上千里的路程。????終于到了出發的日子,我背上背包,牽著非非,和瑪雅人的一幫驢友一起,開始了尋夢婺源的旅程......????清華彩虹橋--廊橋不再遺夢??????經過近十個小時的車程,回答了很多次非非的“我們到目的地了嗎?”的詢問,在清晨六點鐘左右的時候,我們終于到達了清華鎮。????揉著惺松的睡眼,跳下大巴,我打量著這個看起來有些平淡無奇的小鎮。灰不溜秋的街面,幾只大狗懶洋洋的趴在地上,一些身穿校服的學生拉著手結伴從我們身邊走過,這些景象和我平時多見的那些小鎮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同。????在一家小店里吃完一碗香辣的米粉,幫非非綁好兩條小辯,我們跟在驢友后面,去尋訪那夢中的廊橋--彩虹橋。????多年以前,看過那部《廊橋遺夢》的電影,廊橋便和那些凄美動人的愛情劃上了等號,在晨曦中,在暮色里,牽著你的愛人,走過古老的廊橋,看遠處如黛的青山,看橋下蕩漾的波心,想想都是一種怎樣的美麗。????我的愛人沒來,幸好有我最愛的女兒陪我。當我們走出那條讓我感覺失落的街巷,眼前豁然開朗,青石板的路邊盛開著金黃的油菜花,遠處的屋舍上空飄著裊裊的炊煙,一些農婦在清澈的小河邊一邊漿洗衣裳,一邊話著家常,這些才是我夢中的婺源,夢中的家園。????彩虹橋被高大的售票處擋的嚴嚴實實,買票入門,是一派真正的田園風光,遠遠的望見彩虹橋如同羞澀的姑娘,低眉順首,迎接我們的到來。????這是一座宋代的古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那些斑駁的廊柱,厚重的橋墩無不在訴說著滄桑。????橋是整修過的,過份的完好反而讓我感覺不太真實。是網上推薦的婺源最值得一看的景點,身名在外,很早就有成群結隊的游客來了,他們腳步“咚咚”的響著走過廊橋,在橋下一架巨大的一看就是新建的風車前攝影留念,彩虹橋不是不美,但卻讓我感覺些許的遺憾,相比而言,我還是更喜歡彩虹橋旁邊的一座簡單的木橋。????這座木橋憑借幾根木頭支撐著狹窄的橋面,簡單卻自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古樸的韻味。我和非非走過搖搖晃晃的木橋,遠看彩虹橋錯落有致的廊亭倒映水中,倒是別有一番風情。????離開彩虹橋,從此不做那些關于廊橋的夢。。。延村、思溪--穿行在歷史的縫隙中我們重新上路,汽車在盤山公路中穿行,窗外遠山含黛,綠波橫斜,據說這一段是電影《閃閃的紅星》拍攝的地方,“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歌聲仿佛就在耳邊,讓我想起瘋狂崇拜著潘冬子的童年。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到達了兩個著名的古村--延村和思溪。一行人在延村逶迤下車,艷陽當空,有一些架著長槍短炮的人在村中到處游走,古村的清幽已成為遙遠的夢境。我牽著非非在巷陌中穿行,看灰白的馬頭墻上的飛檐翹角,看深宅大院里美侖美煥的石雕木雕,每一扇門,每一扇窗都蘊含著深遠的意義,難怪這里會走出那么的徽商。非非也許是村里人見過的最小的游客吧,不時的有村民友好的笑著詢問非非的年紀,并發出一兩聲感慨:這么小小年紀就走了這么遠,我們年紀一把還沒有走出過婺源。一名村婦坐在門口埋頭納一只名牌足球的外殼,用力地抽著粗線,對我們這些過客視若不見。有人關心的問她完成這樣一個外殼能有多少收入,村婦說,做一個要花三個半小時,每個五元,每天起早摸黑的趕,可以做三個。這樣的回答頓時引來一片同情嘆息聲,有人憤憤不平,罵著那家黑心地廠商,村婦卻是頭也不抬地干活,表情一如古村的從容淡定。思溪緊靠著延村,一條清清的溪流從村邊流過,想來便是由此得名。一進村口,便見一座原汁原味的廊橋--通濟橋,沒有彩虹橋那些整修的痕跡,這座橋顯的那樣的古樸自然,和千年古村和諧的融為一體。村里的老人在橋上喝茶,下棋,三三兩兩的話著家常,在這里沒有時光的流逝,沒有世間的紛爭,所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在這樣的一個村莊里終老,該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思溪有一處拍《聊齋》的地方,要另收門票,我們沒有去看。心里想著如果真有那落魄書生在此挑燈夜讀,若沒有那美艷狐仙的紅袖添香,該是何等的寂寞。胡思亂想著,我們走出了思溪。理坑--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從清華到理坑,這一段的路令我今生難忘。泥路上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土坑,窗外塵土飛揚,雖然是30度的高溫,我們也只有門窗緊閉。汽車好象跳起了“迪斯科”,也好象憤怒的要把我們每一個人掀下車來,司機抱怨著從他20歲開車至今,還從來沒有走過這么難走的路,我緊緊的抱住非非,五臟六腑跟著翻騰不已。終于,差不多一個小時后,前面終于出現了柏油路,汽車進入了一段風景優美的狹谷地帶,窗外濃蔭滴翠,溪流不斷,山坡上開滿了粉的、紫的、大紅的野花,讓人賞心悅目。終于到了理坑,理坑原名理源,取“理學淵源”之意,建村于南宋,雖然地處深山,村里卻出過不少文人仕宦,我們站在村外的停車場上看過去,但見村內黑瓦白墻層層疊疊,簡潔而又精美。村里有很多象我們這樣的背包客走過,一些學生在河邊支起畫架寫生,老人和孩子坐在屋前,好奇的看著我們。我們在一家門口有一大片油菜花的溪邊小筑住了下來,胡老板很熱情,用摩托車帶了我和非非去村外的河東村買東西,那是一個不用買門票的村莊,有古老的廊蓬,驚鴻一瞥,令我傾心。舒舒服服的洗了一個澡,我帶著非非來到河邊洗衣,很多的村婦在河里洗菜,遠處炊煙升起,暮色漸漸的降臨,一些老牛悠閑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非非開心的玩著清冽的河水,恍然間,我真的感覺自己也是一名理坑人。鄉村的夜是那樣的安靜,一夜無夢。清早起來,是蒙蒙的陰天,遠山近水,盡在迷離之中。 非非最近迷上了一首歌--《兩只蝴蝶》,從幼兒園回家就要求我給她反反復復的播放,這個兩歲八個月的孩子,用她稚嫩的嗓音一遍遍的唱著:親愛的你跟我飛,穿過叢林去看小溪水.....。????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的畫面,清山綠水之間,我牽著非非的小手,一路高歌,一路看風景......????在網上看到瑪雅人戶外俱樂部的春游婺源征集貼,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找了一份婺源的地圖,念著曉起、賦春、思溪、虹關這一個個燦若櫻花的地名,但覺滿口余香,還未成行,心早已飛到了那個油菜花開的地方。????只說了一次,非非就記住了這個地名,見人就說:我的媽媽要帶我去婺源玩啦!這只小蝴蝶,已經飛過了江浙滬魯四個省,飛過了上千里的路程。????終于到了出發的日子,我背上背包,牽著非非,和瑪雅人的一幫驢友一起,開始了尋夢婺源的旅程......????清華彩虹橋--廊橋不再遺夢??????經過近十個小時的車程,回答了很多次非非的“我們到目的地了嗎?”的詢問,在清晨六點鐘左右的時候,我們終于到達了清華鎮。????揉著惺松的睡眼,跳下大巴,我打量著這個看起來有些平淡無奇的小鎮。灰不溜秋的街面,幾只大狗懶洋洋的趴在地上,一些身穿校服的學生拉著手結伴從我們身邊走過,這些景象和我平時多見的那些小鎮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同。????在一家小店里吃完一碗香辣的米粉,幫非非綁好兩條小辯,我們跟在驢友后面,去尋訪那夢中的廊橋--彩虹橋。????多年以前,看過那部《廊橋遺夢》的電影,廊橋便和那些凄美動人的愛情劃上了等號,在晨曦中,在暮色里,牽著你的愛人,走過古老的廊橋,看遠處如黛的青山,看橋下蕩漾的波心,想想都是一種怎樣的美麗。????我的愛人沒來,幸好有我最愛的女兒陪我。當我們走出那條讓我感覺失落的街巷,眼前豁然開朗,青石板的路邊盛開著金黃的油菜花,遠處的屋舍上空飄著裊裊的炊煙,一些農婦在清澈的小河邊一邊漿洗衣裳,一邊話著家常,這些才是我夢中的婺源,夢中的家園。????彩虹橋被高大的售票處擋的嚴嚴實實,買票入門,是一派真正的田園風光,遠遠的望見彩虹橋如同羞澀的姑娘,低眉順首,迎接我們的到來。????這是一座宋代的古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那些斑駁的廊柱,厚重的橋墩無不在訴說著滄桑。????橋是整修過的,過份的完好反而讓我感覺不太真實。是網上推薦的婺源最值得一看的景點,身名在外,很早就有成群結隊的游客來了,他們腳步“咚咚”的響著走過廊橋,在橋下一架巨大的一看就是新建的風車前攝影留念,彩虹橋不是不美,但卻讓我感覺些許的遺憾,相比而言,我還是更喜歡彩虹橋旁邊的一座簡單的木橋。????這座木橋憑借幾根木頭支撐著狹窄的橋面,簡單卻自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古樸的韻味。我和非非走過搖搖晃晃的木橋,遠看彩虹橋錯落有致的廊亭倒映水中,倒是別有一番風情。????離開彩虹橋,從此不做那些關于廊橋的夢。。。延村、思溪--穿行在歷史的縫隙中我們重新上路,汽車在盤山公路中穿行,窗外遠山含黛,綠波橫斜,據說這一段是電影《閃閃的紅星》拍攝的地方,“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歌聲仿佛就在耳邊,讓我想起瘋狂崇拜著潘冬子的童年。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到達了兩個著名的古村--延村和思溪。一行人在延村逶迤下車,艷陽當空,有一些架著長槍短炮的人在村中到處游走,古村的清幽已成為遙遠的夢境。我牽著非非在巷陌中穿行,看灰白的馬頭墻上的飛檐翹角,看深宅大院里美侖美煥的石雕木雕,每一扇門,每一扇窗都蘊含著深遠的意義,難怪這里會走出那么的徽商。非非也許是村里人見過的最小的游客吧,不時的有村民友好的笑著詢問非非的年紀,并發出一兩聲感慨:這么小小年紀就走了這么遠,我們年紀一把還沒有走出過婺源。一名村婦坐在門口埋頭納一只名牌足球的外殼,用力地抽著粗線,對我們這些過客視若不見。有人關心的問她完成這樣一個外殼能有多少收入,村婦說,做一個要花三個半小時,每個五元,每天起早摸黑的趕,可以做三個。這樣的回答頓時引來一片同情嘆息聲,有人憤憤不平,罵著那家黑心地廠商,村婦卻是頭也不抬地干活,表情一如古村的從容淡定。思溪緊靠著延村,一條清清的溪流從村邊流過,想來便是由此得名。一進村口,便見一座原汁原味的廊橋--通濟橋,沒有彩虹橋那些整修的痕跡,這座橋顯的那樣的古樸自然,和千年古村和諧的融為一體。村里的老人在橋上喝茶,下棋,三三兩兩的話著家常,在這里沒有時光的流逝,沒有世間的紛爭,所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在這樣的一個村莊里終老,該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思溪有一處拍《聊齋》的地方,要另收門票,我們沒有去看。心里想著如果真有那落魄書生在此挑燈夜讀,若沒有那美艷狐仙的紅袖添香,該是何等的寂寞。胡思亂想著,我們走出了思溪。理坑--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從清華到理坑,這一段的路令我今生難忘。泥路上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土坑,窗外塵土飛揚,雖然是30度的高溫,我們也只有門窗緊閉。汽車好象跳起了“迪斯科”,也好象憤怒的要把我們每一個人掀下車來,司機抱怨著從他20歲開車至今,還從來沒有走過這么難走的路,我緊緊的抱住非非,五臟六腑跟著翻騰不已。終于,差不多一個小時后,前面終于出現了柏油路,汽車進入了一段風景優美的狹谷地帶,窗外濃蔭滴翠,溪流不斷,山坡上開滿了粉的、紫的、大紅的野花,讓人賞心悅目。終于到了理坑,理坑原名理源,取“理學淵源”之意,建村于南宋,雖然地處深山,村里卻出過不少文人仕宦,我們站在村外的停車場上看過去,但見村內黑瓦白墻層層疊疊,簡潔而又精美。村里有很多象我們這樣的背包客走過,一些學生在河邊支起畫架寫生,老人和孩子坐在屋前,好奇的看著我們。我們在一家門口有一大片油菜花的溪邊小筑住了下來,胡老板很熱情,用摩托車帶了我和非非去村外的河東村買東西,那是一個不用買門票的村莊,有古老的廊蓬,驚鴻一瞥,令我傾心。舒舒服服的洗了一個澡,我帶著非非來到河邊洗衣,很多的村婦在河里洗菜,遠處炊煙升起,暮色漸漸的降臨,一些老牛悠閑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非非開心的玩著清冽的河水,恍然間,我真的感覺自己也是一名理坑人。鄉村的夜是那樣的安靜,一夜無夢。清早起來,是蒙蒙的陰天,遠山近水,盡在迷離之中。我們走在理坑的街巷中,天飄起了小雨,青石板的路上泛著幽幽的光,巷子如同八卦,每一條巷子都望不到盡頭,我們在里面穿行,如入迷宮。看著高低錯落的馬頭墻,長滿青苔的墻壁,希翼此刻飄來一位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嶺腳-官坑--最經典的徒步路線回首再看一眼雨中的小巷,我們和理坑揮手告別。汽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破,我們到達了虹關。去看那棵古意盎然的千年古樟,我們十幾個人拉著手才把這棵大樹圍了起來,非非說這是“大樹爺爺”,看著雖經雷劈卻依然枝繁葉茂的古樹,我們不禁感慨生命的堅韌和神奇。用完午餐,走出村口,我們開始了傳說中婺源最經典的徒步路線。從嶺腳到官坑,山不是很高,大約五六百米,路卻是很長,當地人告訴我們,上七里,下八里,一色的青石板路,當年的徽商就是挑著茶葉,挑著山貨,走出這里,走出一條富裕的路。隊友幫我背起了背包,我拉著非非的小手輕裝上陣,領隊排好了輪流抱非非的計劃。一切卻都出乎我們的意料,非非一路都沒有要我們抱的意思,她賣力的向上爬,熱了就脫掉一件衣服,或者停下來喝點水,讓我幫她擦擦汗,并不時的搖動一下兩手,一邊說著:“放松一下”。天又下起了雨,我們在山間的涼亭里歇腳,極目遠眺,只見座座古村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如一副最美的水墨長卷,呼吸一下空氣,是清甜清甜的沁人。隊友們穿上了沖鋒衣,非非沒有任何的裝備,穿了一雙有些大了的休閑皮鞋,一件長長的雨衣拖到了腳面,在風雨里用自己最稚嫩的雙腳,丈量著這條最古老的驛道。對面不時有背包客過來,當他們知道非非自己爬了上來時,都伸出了大姆指嘖嘖贊嘆,一名背著竹筍的村婦走過我們,拼命要求幫我抱著非非走,我們婉拒了她的好意,吃著她硬塞在我們手里的山芋干,我感覺婺源美的,不僅是那山,那水,那村莊,更是那純樸的人。下山的路更滑了,我征求非非的意見,讓叔叔們抱你下山吧!這時我的腳下一滑,差點摔倒,我笑著說幸好有非非拉著媽媽,要不媽媽就摔跤了。這下,我那小小的女兒,頓時有了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她堅持要拉著我自己下山,我的心里是難言的感動,此刻,我和我兩歲多的女兒,不僅是母女,更是同經風雨互相扶持的驢友。三個半小時后,我們終于走完了這段八公里的山路,到達了官坑,聽著女兒給爸爸打電話:我乖的,我不要抱的,都是自己走,我拉著媽媽,照顧好媽媽的!在女兒自豪的聲音里,我轉過頭去,有淚落下。慶源--傳說中最美的鄉村到達官坑,天下起了暴雨,我們不得不放棄了坐船去慶源的計劃,包了兩輛農用車重新上路。汽車在盤山公路上劇烈的顛簸,土坑里積滿了泥水,我抱著非非坐在車里最好的位置,男隊友全部坐在后面的車廂里,頂風冒雨。這一路上,俱樂部的所有成員都給了我和非非最好的照顧,讓我非常的感動。汽車到達高山平湖的時候,前面一輛汽車輪胎陷到了泥地里,我們只好原地等待。在窗口看向高山平湖,宛如一塊明鏡鑲嵌在群山的懷抱之中,仿佛置身于畫中,美的讓人感覺有些不太真實。天快黑的時候,終于遠遠的望見了一座掩映在清山綠水之中的村莊,慶源到了。由于大雨,我們住的客棧停了電,一些客人在燭光下用著晚餐,給鄉村的夜晚平添了幾分浪漫的色彩。住在慶源的夜晚,聽著窗外的雨聲,忽然間不知身在何處,很晚不能睡去。天亮還是早早的起床,雨已經停了,和非非在陽臺上看晨曦中的慶源,看著眼前如詩如畫,恬淡宜人的低山田園,心里涌起那首很早以前讀過的詩: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詩中描繪的就是慶源這一帶的景色,那么多年過去了,山如舊,水如舊,人如舊。。。飯后在村里隨意的游走,一條清溪穿村而過,一些石橋隨意的鋪陳水面,岸邊一樹樹的梨花怒放,一夜風雨,樹下積了很多潔白的花瓣,讓人不忍涉足。順著溪流走出村口,有一座雄偉的古石拱橋,蒼郁的古藤纏繞樹身,橋下溪水跌落,成為一個天然的小瀑布。一些村民在遠處的田間勞作,耳邊雞犬相聞,讓我恍然間仿佛置身于桃源仙鏡,真的很想不再走了,就在這個傳說中最美的鄉村住下來吧,每日泡一壺清茶,想一段塵封的往事,心會一點一點的安靜了下來。。。江嶺--在那油菜花盛開的地方江嶺是此行的最后一站,早就聽說那里油菜花盛開,是春天婺源的絕美之處。從慶源出發,汽車還是在山間盤旋,路況要比來時好的多,一路上,云霧在山間翻騰,山下的粉墻黛瓦時隱時現,正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構成一副天然畫卷。峰回路轉,路邊的油菜花也多了起來,那滿眼的金黃,讓我們的心情也跟著燦爛起來。汽車終于在路邊停了下來,我們下車不由的發出陣陣驚嘆,該用怎樣的語言來形容眼前的花海,形容我們內心的震憾呢?我只覺詞匯的貧乏。只見山下層層疊疊的梯田,滿山遍野都是金色的油菜花,如同油畫的色塊,那一片黃金的海洋驚心動魄的美麗!遠處的村莊有炊煙在裊裊升起,飄散在田野間,彌漫在空氣中,又漸漸的消失。這個春天,我們和婺源有約而來,終于尋訪到了自己的夢境,回到了夢中的家園。我們終于要告別,離開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那些難以言說的美麗將永遠在我們的記憶深處珍藏,一直到永恒。。。
關鍵字: 兩只蝴蝶 去旅行 幼兒園 春暖花開 瑪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