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個少數民族匯集地—宜春市
宜春市風景
宜春的母親河—袁河,屬贛江支流,因袁州河段水勢平緩、水澄深碧,故稱秀江或秀水,在漢朝時她叫南水,又叫牽水。她孕育于羅霄山脈,發源于武功山巒,沿途不斷有清瀝江、渥江、界水等山泉匯入。全長235公里,流域面積6430平方公里,至樟樹的金鳳洲時已是“九十九灣,八十八灘”。河不寬也不深,清澈見底,魚蝦可見,水質很好,達國家飲用水標準。有一個地方可以明顯地看出袁河河水比其它河水更清,那就是袁河與贛江交匯處,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股清水那是袁河,一股渾濁那是贛江,以致于靠袁河的碼頭縣城叫清江縣(今天樟樹市的清江鎮),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鎮之一。自古以來,詩人對秀江有許多贊譽之詞,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宋代工部侍郎李虛己(臨川才子、大詞人晏殊之岳父)的詩句:宜川三月水東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關鍵字: 國家標準 宜春市 少數民族 風景 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