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五龍山風景區
五龍山全貌贛皖兩省交界,這里是饒河水的來源,樂安河的源頭,五龍山主峰 1580米,山高地沃,雨量充沛,山體寬厚,綿延小山如諸候朝圣般圃伏在周圍,終年云霧起舞,壯如五龍,故以此得名。春天的五龍山,郁郁蔥蔥,山花爛漫,站在山頂俯視山腳的徽州村落。金黃的成片油菜花,曲曲的河流,流入如天鏡一般的高山平湖。游覽五龍山,沿途有記載著歷史的古庵、古墓、有隱居于山半腰的老人住過的石屋,還有那神秘傳說的藏寶圖。這一些,筆者在今年大年初三與友登山的時候均拍下了照片,因天氣的原因,在半山腰的時候,不得不返回,與黃嶺洞這一景失之交臂。計劃中在是從山體的左邊上山,沿著黃嶺到黃嶺洞(途中有古庵、石人、石馬、半嶺亭、藏寶圖、石屋),在黃嶺洞沿山脊而行,到達山頂,休息、野炊。當然如果能捱夜的話,在這里看日出,是很不錯的想法。休息玩后從右邊沿山脊下山,途中有古墓,莫失良緣,這里得說一下,在山的右邊半腰處源頭村,這才是婺源最深度的景點,也是從沒被開發過,只有偶爾的一些來自上海等地的攝影師癡迷在這里。在這里,你才能找到90年代的婺源。這是一座藏在古樟樹里的山村,個中的美,還是你自己來領略吧。途中除了山脊是士路外,上山及下山都是青石板鋪成的山嶺。霧中的五龍山山的腳下,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裔村。在大余山南麓的小溪西側。唐末,休寧縣回嶺汪姓遷入,以處婺源邊陲改稱今名。在這片古老的村落里,有成片的徽建筑群,其中以汪家大宅保存的最為完整,這是典型的徽商在外掙得了錢后返鄉修建的豪宅,據后人稱修建時花了整整三萬塊大洋,宅落的長有近70米,由三間正屋組成,屋內雕梁畫棟,布局格調非凡,在天井下的一個大魚缸,和窗檐上鏤刻著一個個古老的典故圖騰,一個個被消了腦袋的人型圖案,在細細的訴著著見證著過去。這也是筆者的小時候的“家。你到了裔村不妨去汪家大宅看看,和主人說明是鄉村婺源網何啟騰介紹來的,也許主人會痛快的讓你細心的參觀他的宅院。汪家大宅五龍山美人峰、石馬、石人
關鍵字: 五龍山 休寧縣 小時候 雕梁畫棟 青石板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