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散記2水脈宏村
水脈宏村,緊靠南湖,一灣碧水橫貫東西,這在幾百里徽州也很少見。清末村里有位英年早逝的才子汪彤雯,留有《池上草堂詩抄》,其中《南湖春曉》簡單曉暢,意境絕妙:“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水鳥啼。楊柳含顰桃帶笑,一鞭吟過畫橋西”,一個“鞭”字干脆利落,一個“吟”字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畫橋卻忘了拍。那么著名的景點,想必大家都見過。攝影師們往往一大早趁著游客們還沒來的時候到村子里拍攝,我沒有炮所以不夠敬業,呵呵,絕對不是借口。(晨)(昏)故地重游,村子比以前大了不少,擴展到背后的雷崗山,一些擁有池塘的庭院人家作了客棧或茶榭,我們給它們起些名字,“小家碧玉”啊“花好月圓”啊什么的,有空就會去坐坐,感覺非常修身養性。連院子里都有小橋,多可愛的庭院哪。村口有位板栗奶奶,七八十歲了,挺有商業頭腦的,將學生送給她的寫生、寄給她的信,張貼在炒板栗的小攤子旁,但是不許拍照。比別人賣得貴一點點,卻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后來的學生。說實在的,宏村人民可得感謝這些小畫家們呵。村中的月沼是宏村最大特色,按導游的一般說法,它處于這個牛形村落的胃部,因考慮到要為子孫后代留一些余地,因此將這個人工池塘做成了半月形,意味著做人做事不必太圓滿。其實宏村的建造更講究風水,月沼四周的建筑,如果你留意便會發現,整個村落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西高東低。(某晚去月沼邊喝茶)今年最后一朵荷花,在宏村。
關鍵字: 徽州 才子 春曉 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