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深呼吸自然游
——游皖南古鎮行一 夜游南湖細雨霖霖,暮靄淡淡,我和兩個知己終于踏上了這個詩情畫意的皖南古鎮——宏村。到了下榻的旅社放好行李。我獨自跑出來偷飲這杯誘人的黃昏美酒。我是在鬧市里長大的,大城市里的繁華,黃昏后的艷麗,迷離的霓虹也是很美的。但這幽靜撩人的素雅與幽靜又何處可尋呢?輕輕踏在這微濕的青石板路上,四周籠罩著一片安詳。小巷子很窄,只夠一個人通過,旁邊有一條潺潺的溪水隨你而行。兩邊的墻是灰白色的,歷史的悠久從這些古墻中也透了出來。它不像北京古城那樣氣勢逼人,雄偉壯麗,宏村的古是安詳的,樸素的,就像是離別多年未見的祖母。再想見,還是那樣的親切。我走到這小路的盡頭,映入我眼簾的是嫻靜而多情的南湖;我為什么說她嫻靜,你看她坐在那里的那份神韻,恐怕嫻雅的黛玉也要生幾分妒意;我為什么說她多情,你看湖中那搖曳著的荷葉,嫚妙輕盈的腰肢。就是漢宮飛燕在此,她也要自嘆弗如。我漫步在湖中央的石路上,晚風吹來,湖面上蕩起了微笑。而多情的荷葉就更加的親切了,她輕輕的撫著我的小腿,柔柔的,癢癢的,我順勢張開雙臂,輕拍著她們,仿佛和故友重逢似的快樂。攀上石橋,席地而坐,仿佛這個仙境就是我的。暮色和月光交織成錦紗,披在這動人的南湖上,湖面更美了,闃靜里透著微明;黃昏漫過了山頂,留給它們星的光和月的光;漫過了古樹,留下了蒼茫的暮煙。遠處彌漫了白茫茫的煙,群山就這樣穿上了輕盈的白紗裙;樹梢上被籠上了淡淡的金黃色,繁茂的古樹再次充滿了生機。黃昏給周圍的一切帶來了夢的色彩。牛乳色的空氣凝結起來,又慢慢的在空中舒展開來,灰色的天空像一張薄幕,古樹、古屋、青煙、云朵,都像一張張的剪影,靜靜的貼在這幕上,不,他們怎能真的靜呢?它們都在動。皖南古村的黃昏真像一首詩,一支歌,一篇童話;像詩仙李白的一首美詩;像伯牙琴中的一段名曲;更像一壇百年佳釀,不用開啟,只是聞我已經醉了。我醉在這奇妙的黃昏夜,醉在這淳樸美麗的古村里,醉在大自然溫馨的懷里。往日的喧囂已化為青煙隨風而去,留下的只有這安閑自在的心境。二 游古村落“起床了,”在好友的呼喊中,我睜開朦朧的睡眼,天已經大亮了,我本打算拍攝黎明的美景,哎!看來昨晚真得睡得太香了。打起精神,今天我們開始逛村子了。白天的宏村,游人很多,多半游蕩在手工藝市場,買得多是些竹工藝品,茶具、飾品,每件只需幾元錢。手工很好。茶具都是新伐的竹子做的。放上幾片本地特產的猴魁茶,用甘甜的泉水沖泡,頓時,茶的清香,竹的幽香,慢慢地從壺中逸出,那種清幽之味沁人心肺。輕輕的嘗一口,閉上嘴巴,緩緩咽下,清甜的茶水滋潤著喉頭,張開嘴,淡淡的茶香回味無窮。此時,我們都變得貪婪了,我們的手竟不約而同的放在了壺柄上。大家相視笑了。品完好茶,意猶未盡,買件當地特產的蠟染布衣,各人手持一杯清茶,古村、古茶、古人,儼然而成。望著彼此身上的棉布衫,往日的時尚少男少女不見了,眼前的是樸實無華的鄉間青年。攜手同游,穿梭在小巷子里,把茶言歡,好不自在。宏村的村民都是和藹可親的,他們有著祖輩流傳下來的那種儒雅。這個古村明朝時大都是官宦世家,從精雕細琢的門楣即可看出,從前這些身份顯赫的大官是何等的尊貴。我們很榮幸可以在一個民宅里住一晚,最值得高興的是我睡的這張床是有三百多年歷史的雕花古床。主人說這張床是樟木的,堅固而不生蟲。我摸著上面的牡丹花紋,看著牡丹花上殘留的朱紅色染料,我似乎看到這張床上的新娘,嬌羞的娘子,不安又激動地坐在床上。紅蓋頭下,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不安的眨著,兩頰的緋紅讓這位動人的娘子更像這艷麗的牡丹花。玉蔥似的雙手交疊著握著,她一定盼望早點見到相公的樣子,是矮,是胖,是高,是瘦呢?愛情的美就可在這張雕花婚床上,幾百年來,物是人非,雕花床因愛情的滋潤而風韻猶存。此時,躺在這張床上的人是我,我似乎也有些害羞了。三 竹海野炊第三日黎明,我們向竹海前進。半個小時崎嶇的山路,終于到了著名的皖南大竹海。我從來也沒見過這么多的竹子,整個山全是竹子,每棵都有十多米高,密密的遍布整個山區,無邊無際。山間小路隨處可見小溪,是山上的泉水,俯身喝一口,啊,真甜!鳥兒在竹林里追逐嬉戲,地上的小野花,白的、黃的、粉紅的、粉蘭的,開得好不熱鬧,把蝶兒都樂壞了,這朵兒撓撓,那朵兒親親,每朵兒都想愛撫一下。好友采了一束給我編了頂花帽,戴上,真美!我們邊走邊賞景。穿過一片小竹林,來到一塊空地上,眼前卻是“桃花源”了。一股清泉從山上流下,灑落在光滑的山石上,下面是一個小水潭,水質清澈。前面是山泉汩汩,四周是茂林修竹,怎能不讓人陶醉。透過前面的竹子看到一戶人家,這難道是“隱居者”嗎?來到這么美的地方,我們怎么忍心走呢,況且此時五臟廟也該進奉了。我和朋友來到那戶“隱居者”家,開門的是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我們說明來意。他的外婆十分好客,我們在她家里,買了一只雞、幾個紅薯、幾個玉米、青菜等;借了一些炊具,便開始在竹林里動手搭灶燒烤了。我們一共三人,一人負責洗菜切菜,殺雞;兩人搭灶架鍋。半小時后篝火生起了,玉米,雞肉,也已穿在竹簽上,于是大家邊說邊笑,每人手持一串生肉,早已口水直流。我把買來的三個竹筒放進大米,灌入泉水,蓋起來,也放在火上烤,這便是竹筒飯了吧。“叫花雞”熟了,雞皮泛著油光;黃澄香脆的烤玉米的香味,更是勾魂;三個竹筒已是灰黑,用力打開竹蓋,那米香夾著竹香,自是不用多說;好友煮了一鍋鮮美的鮮筍雞絲湯,還等什么呢?怎么能等呢?一個個如俄狼般,再也不要那份矜持,人類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懷里,享受著原始的美。飯飽酒足,好友阿建摘了一些野山栗回來,被山栗毛刺扎的齜牙咧嘴。烤熟的山栗,可不是街上的糖炒栗子可比的,那香甜味無法言語,只有你嘗了才能理解。吃飽了,收拾垃圾,謝過人家,繼續上路。吃了這么美妙的一頓,自然是心情愉悅。好友阿丹百靈般的歌聲就在這竹海中回蕩起來。我抱著清涼的竹子說:“我怎么就這么幸福呢?”山路上有稀落的乳白色的小辣椒,每個都是垂直向上的。阿建摘了一些,誠懇地告訴我們:“這種椒甘甜,嘗嘗!”我正遲疑,阿丹已經往嘴里塞了一只,只看她立刻吐了出來,臉變得通紅,眼淚一滴接一滴的涌出來,喊不出聲,只忙用手指嘴,我忙給她遞水、遞茶、遞水果、遞糖,可都沒用。阿建已經笑倒在地,捂著肚子爬不起來。嗨!險惡阿!這股辣勁兒一直熱鬧了大概半個多小時才減弱了,“白色朝天椒的厲害”我們領教了。 下山的路上,晚風輕揚,竹子也隨風輕擺,竹葉颯颯作響,好像在向我們揮手惜別。難怪古人用修竹比君子,原來他不僅外表清高,而且頗有君子之道。要和這里分別,我們真的不情愿,我不禁又做起了白日夢:這是我們家的后花園多好啊!四 回味離開皖南,回到了繁華的南京城。學習時每當累了,倦了,品一口帶回來的猴魁茶,看看那時的照片,那竹林、小溪、古村、古宅、小巷又在眼前。快樂的滋味都在茶里,竹香里,所以瞬間即是永恒。皖南的美是陳釀美酒,愈陳愈香,只有聞了,品了,你才知道。
關鍵字: 旅社 深呼吸 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