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山漫游
含山縣的太湖山,算不上是什么風景名勝之地。可是,那起伏綿延的巍峨山勢,與峰疊翠屏的蔥蘢百壑,卻能給人一點兒“鐘靈毓秀”的遐想空間。 走進太湖山,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撲面而來的習習涼風,以及隨風而來的陣陣愜意。 沿著石砌的山道,逶迤而上。石級兩旁,仰觀是巨木擎天、綠葉婆娑;俯視為風吹野草、蝶舞山花。 一步一步地走來,面對這微風和鳥鳴,流泉踏頑石的恬靜與和諧景象。你想不心曠神怡,都怕有點難。 盛夏的山林,猶如早晨的菜市。其共同的特色,就是熱鬧。但是,山林中的鳥鳴、蟲噪,卻絲毫沒有人世間的唯利是圖。因為小蟲與小鳥們,在這沒有塵俗的世界里,盡情揮灑著的,是一種豪情;競相展示著的,則是一曲綿延不斷的生命之歌。 人類的厭棄喧囂與親近自然,自古一理。是故,久居鬧市的人,大都會對樹林陰翳,鳴聲上下的山林特色,有一種親切感。只不過是人們親近自然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比如歐陽修就說:“山水之樂,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 我喜歡自然山水,哪怕它再沒名氣。可惜我沒有歐陽修那前呼后擁的熱鬧排場,也沒有他那份“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的萬丈才情。因此,我謂自己這種獨來獨往,是“得之于心而寓之于游”的瞎溜達。 其實,一人獨闖山林,其最大好處就是自在。同時你也可以心無旁騖地,讓你的心緒,隨著飛鳥流泉,而任意起伏。 一個人但能靜下心來,走進自然。那么山石林泉,縱無笑臉相迎,也覺親切隨和;蟲鳴鳥啼,雖無鼓瑟相和,亦如天籟之音。 因此我覺得,獨自一人置身于山林之中,身雖孤而情不孤。因為眼前草木,皆可為伴。而唯有如此,才能使你進入那種“景在眼前,境在心中”的狀態。 當此之時,即使達不到“物我兩忘”之境界,但通過對自然的“觸摸”,也多少能使心靈有所感悟。此即所謂的“得之于心”罷。 普通人的游山玩水,雖無所獲而似乎又有所得。因為,當走出山林而回顧身后,你會看到你留下的是汗水與足跡。但隨你而歸的,卻是一份為那汩汩山泉,淘去塵垢與毷氉的怡然情懷。 太湖山,很是普通。普通得走出去幾十里,就不會有人知道它。然而,太湖山下那個屹立千年的小鎮東關,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她所見證的一幕幕“歷史劇”,自三國而下,惟孫、曹兩家的斗智斗勇,最精彩。 曾幾何時,太湖山下靜靜流淌的濡須河水,已默默地洗去了灑落在史冊上的烽火與硝煙。今天,這太湖山上蘊藏的,是無盡的生機盎然,濡須河里流淌的,也是一份和平與安祥。
關鍵字: 涼風 含山縣 空間 綠葉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