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澳門
從上海回來后,一次向dv提起想去澳門,剛巧17號這個星期,dv在會在珠海出差,于是順理成章,促成了本次的澳門之行。 d1:11月17日睛廣州-珠海 住:石景山大酒店(珠海景山路193號)350元/間、晚(含雙早) 行:廣州—珠海拱北車站(歧關車)2.5h 35元/人(用暨大學生證買的學生票) 珠海拱北車站-石景山大酒店(2路車) 20min 2元/人 由于dv的工作較忙,所以行程的制訂交由我來負責。在網上查了一些關于澳門的攻略和資料,而jane上次提供的網站也充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半天功夫,具體行程已定出。 由于有暨大的學生證,所以決定在暨大購學生票前往珠海。歧關車一向很準時,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下午5:30分到達拱北車站。來過多次,對珠海可謂是駕輕就熟了,此地坐公交車十分方便,登上2路車,一路飛馳,約二十分鐘車程,到達九洲城。 dv由于要從外地折返廣州后再抵達珠海,所以我們于晚上在珠海會回。 d2:11月18日睛珠海-澳門 住:石景山大酒店(珠海景山路193號)350元/間、晚(含雙早) 行:石景山大酒店-珠海邊檢大樓(出租車) 15元 澳門關閘-新馬路(新福利3路巴士) 0元(平時2.5元/人) 新馬路-氹仔(33路巴士) 0元(平時3.3元/ 人) 氹仔-新馬路(33路巴士) 0元(平時3.3元/ 人) 新馬路-澳門關閘(新福利3路巴士) 0元(平時2.5元/人) 珠海邊檢大樓-吉大漁人碼頭(出租車) 12元 吉大漁人碼頭-石景山大酒店(出租車) 10元 早上8點整,我們在酒店吃完早餐后,于9:15分來到珠海邊檢大樓。由于不是周末,游人并不是太多,但往返于珠海和澳門間的兩地居民不少,背著大包小袋,手拖小推車,步伐匆匆,反觀閑庭信步的我們在一眾“帶貨大軍”中倒顯得有些異類。等了約45分鐘,終于順利過關。 在澳門的關閘出口處,有許多介紹澳門的旅游資料和地圖,供自由行的游客免費取閱,十分方便。出了關閘,遠遠看到路口有一位戴著rayband太陽鏡的葡籍阿sir,樣子十分cool。為方便坐公交車,我們在對面馬路的兩替店用100元人民幣換了97.4元葡幣(當天的匯率是1:1.027)。沿著指示牌,我們來到巴士停車場,這里也有澳門公交資料供游客免費取閱,便利十足。在新福利3路車的侯車點,等車的阿姨很熱心,告訴我們17、18號這兩天由于格蘭披治大賽,澳門的巴士可全部免費乘坐兩天,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游走澳門的交通費可以全免啦。 澳門關閘離新馬路約45分鐘車程,大概有十幾個站左右。澳門的巴士沒有設報站設施,車上也沒有到站的文字提示,這一點給游客帶來了一些不便。不過坐在我們后面的澳門mm很熱心,知道我們要去新馬路后,說到站后就叫我們,為我們免去了一些麻煩。 到達新馬路已是近11點時分,遠遠就看到了那幢白色的民政總署大樓,對面就是議事亭前地。廣場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我們的徒步線路是議事亭前地-仁慈堂-玫瑰圣母堂-大三巴-大炮臺-澳門博物館 從議事亭前地的噴泉向前走,見到一座米黃色的建筑物,進去后才知道是玫瑰圣母堂。 玫瑰圣母堂又稱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于1687年,是天主教的明我會教士初到澳門時設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教堂于1828年重修,今天壯觀的規模即源于此。板樟堂供奉花地瑪圣母,是葡國人很崇拜的神,堂內存有許多富有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從中可窺見古西班牙的宗教藝術特異之處。圣堂內的天花板飾滿圖案裝飾,其中有一皇冠圖案,圖下便是主壇,大門雕工精細;圣堂內部色彩繽紛,形狀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的圖案,予人以明快之感;祭顛壇上有圣母圣嬰像,圣堂內則設放花地瑪圣母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瑪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為起點。圣堂后面設有一小博物院,內藏圣保羅大教堂所遺留下來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由于不是周末,教堂內基本上沒什么游客,只是在小博物院內遇到兩位老外。 從玫瑰圣母堂出來,經過sasa、卓悅等專賣店,朝大三巴方向拐入手信街。沿途都是些老餅家,鉅記、晃記、禮記等,每家店的主人相當熱情,提供本店的出品給游人免費嘗試,杏仁餅、豬肉干、牛肉干、鳳凰卷……,一路走下來,已吃得半飽。穿過手信街,遠遠就看到了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志之一,它實際上是圣保羅教堂的前壁遺跡。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從其雛型起臺至現時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經歷三次大火,屢焚屢建,見證了活生生的歷史。當年的圣保羅教堂建筑,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筑與東方建筑的風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細,單獨是大三巴牌坊的造價,300年前已達3萬兩白銀。游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牌坊上精致的浮雕也別具意義。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向下再分三層,每層的壁龕都藏有一座銅像,是澳門早年的制炮工廠鑄造。十字架下是一具鴿形銅像,據說是代表圣神,像的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銅鴿之下是一個耶穌圣嬰雕像,像的旁邊刻有釘死耶穌的工具。站在在牌坊上遠眺,可以看到繁華的新馬路和熙熙攘攘的手信街。 大三巴牌坊后面有一個已修復好的地下墓穴,天主教藝術博物館也設在這里。墓穴里安放著教徒的遺骨,這里是圣地,而且門板很厚,開門時會發出吱吱的聲音,有點讓人毛骨悚然。 登上大炮臺后就可以看到澳門博物館,原來在澳門參觀博物館可以買通票,六大博物館(澳門博物館、海事博物館、賽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還有兩個忘記了)通票才25元葡幣。所以,我們這次沒有入內,打算在下一次的博物館之旅時再一并進行參觀。 從大炮臺返還新馬路,我們在黃枝記吃了遠近馳名的鮮蝦云吞面和蝦子撈面。黃枝記的竹升面真是名不虛傳,湯濃、面爽,一定要試。 沿著新馬路徒步至葡京也只不過10分鐘左右,途中有許多珠寶店和品牌店。經過門衛的一輪檢查,我們進入了這個已有點歷史的老賭場。我對賭的興趣一向不大,不過對于一眾賭徒的心態倒是十分好奇。當dv興致勃勃地研究著各種游戲規則時,我卻借機好好觀察了一回眾博彩人士的心理狀態。俗話說:觀其面,知其心。但見賭場中的氛圍相當濃郁,眾生百態呈現其中,有的狂喜、有的焦慮、有的冷靜、有的浮躁、有的漠然、有的沉思、有的躍躍欲試、有的欲罷不能……,真是千姿百態,精彩紛呈。 從上海回來后,一次向dv提起想去澳門,剛巧17號這個星期,dv在會在珠海出差,于是順理成章,促成了本次的澳門之行。 d1:11月17日睛廣州-珠海 住:石景山大酒店(珠海景山路193號)350元/間、晚(含雙早) 行:廣州—珠海拱北車站(歧關車)2.5h 35元/人(用暨大學生證買的學生票) 珠海拱北車站-石景山大酒店(2路車) 20min 2元/人 由于dv的工作較忙,所以行程的制訂交由我來負責。在網上查了一些關于澳門的攻略和資料,而jane上次提供的網站也充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半天功夫,具體行程已定出。 由于有暨大的學生證,所以決定在暨大購學生票前往珠海。歧關車一向很準時,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下午5:30分到達拱北車站。來過多次,對珠海可謂是駕輕就熟了,此地坐公交車十分方便,登上2路車,一路飛馳,約二十分鐘車程,到達九洲城。 dv由于要從外地折返廣州后再抵達珠海,所以我們于晚上在珠海會回。 d2:11月18日睛珠海-澳門 住:石景山大酒店(珠海景山路193號)350元/間、晚(含雙早) 行:石景山大酒店-珠海邊檢大樓(出租車) 15元 澳門關閘-新馬路(新福利3路巴士) 0元(平時2.5元/人) 新馬路-氹仔(33路巴士) 0元(平時3.3元/ 人) 氹仔-新馬路(33路巴士) 0元(平時3.3元/ 人) 新馬路-澳門關閘(新福利3路巴士) 0元(平時2.5元/人) 珠海邊檢大樓-吉大漁人碼頭(出租車) 12元 吉大漁人碼頭-石景山大酒店(出租車) 10元 早上8點整,我們在酒店吃完早餐后,于9:15分來到珠海邊檢大樓。由于不是周末,游人并不是太多,但往返于珠海和澳門間的兩地居民不少,背著大包小袋,手拖小推車,步伐匆匆,反觀閑庭信步的我們在一眾“帶貨大軍”中倒顯得有些異類。等了約45分鐘,終于順利過關。 在澳門的關閘出口處,有許多介紹澳門的旅游資料和地圖,供自由行的游客免費取閱,十分方便。出了關閘,遠遠看到路口有一位戴著rayband太陽鏡的葡籍阿sir,樣子十分cool。為方便坐公交車,我們在對面馬路的兩替店用100元人民幣換了97.4元葡幣(當天的匯率是1:1.027)。沿著指示牌,我們來到巴士停車場,這里也有澳門公交資料供游客免費取閱,便利十足。在新福利3路車的侯車點,等車的阿姨很熱心,告訴我們17、18號這兩天由于格蘭披治大賽,澳門的巴士可全部免費乘坐兩天,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游走澳門的交通費可以全免啦。 澳門關閘離新馬路約45分鐘車程,大概有十幾個站左右。澳門的巴士沒有設報站設施,車上也沒有到站的文字提示,這一點給游客帶來了一些不便。不過坐在我們后面的澳門mm很熱心,知道我們要去新馬路后,說到站后就叫我們,為我們免去了一些麻煩。 到達新馬路已是近11點時分,遠遠就看到了那幢白色的民政總署大樓,對面就是議事亭前地。廣場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我們的徒步線路是議事亭前地-仁慈堂-玫瑰圣母堂-大三巴-大炮臺-澳門博物館 從議事亭前地的噴泉向前走,見到一座米黃色的建筑物,進去后才知道是玫瑰圣母堂。 玫瑰圣母堂又稱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于1687年,是天主教的明我會教士初到澳門時設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教堂于1828年重修,今天壯觀的規模即源于此。板樟堂供奉花地瑪圣母,是葡國人很崇拜的神,堂內存有許多富有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從中可窺見古西班牙的宗教藝術特異之處。圣堂內的天花板飾滿圖案裝飾,其中有一皇冠圖案,圖下便是主壇,大門雕工精細;圣堂內部色彩繽紛,形狀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的圖案,予人以明快之感;祭顛壇上有圣母圣嬰像,圣堂內則設放花地瑪圣母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瑪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為起點。圣堂后面設有一小博物院,內藏圣保羅大教堂所遺留下來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由于不是周末,教堂內基本上沒什么游客,只是在小博物院內遇到兩位老外。 從玫瑰圣母堂出來,經過sasa、卓悅等專賣店,朝大三巴方向拐入手信街。沿途都是些老餅家,鉅記、晃記、禮記等,每家店的主人相當熱情,提供本店的出品給游人免費嘗試,杏仁餅、豬肉干、牛肉干、鳳凰卷……,一路走下來,已吃得半飽。穿過手信街,遠遠就看到了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志之一,它實際上是圣保羅教堂的前壁遺跡。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從其雛型起臺至現時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經歷三次大火,屢焚屢建,見證了活生生的歷史。當年的圣保羅教堂建筑,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筑與東方建筑的風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細,單獨是大三巴牌坊的造價,300年前已達3萬兩白銀。游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牌坊上精致的浮雕也別具意義。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向下再分三層,每層的壁龕都藏有一座銅像,是澳門早年的制炮工廠鑄造。十字架下是一具鴿形銅像,據說是代表圣神,像的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銅鴿之下是一個耶穌圣嬰雕像,像的旁邊刻有釘死耶穌的工具。站在在牌坊上遠眺,可以看到繁華的新馬路和熙熙攘攘的手信街。 大三巴牌坊后面有一個已修復好的地下墓穴,天主教藝術博物館也設在這里。墓穴里安放著教徒的遺骨,這里是圣地,而且門板很厚,開門時會發出吱吱的聲音,有點讓人毛骨悚然。 登上大炮臺后就可以看到澳門博物館,原來在澳門參觀博物館可以買通票,六大博物館(澳門博物館、海事博物館、賽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還有兩個忘記了)通票才25元葡幣。所以,我們這次沒有入內,打算在下一次的博物館之旅時再一并進行參觀。 從大炮臺返還新馬路,我們在黃枝記吃了遠近馳名的鮮蝦云吞面和蝦子撈面。黃枝記的竹升面真是名不虛傳,湯濃、面爽,一定要試。 沿著新馬路徒步至葡京也只不過10分鐘左右,途中有許多珠寶店和品牌店。經過門衛的一輪檢查,我們進入了這個已有點歷史的老賭場。我對賭的興趣一向不大,不過對于一眾賭徒的心態倒是十分好奇。當dv興致勃勃地研究著各種游戲規則時,我卻借機好好觀察了一回眾博彩人士的心理狀態。俗話說:觀其面,知其心。但見賭場中的氛圍相當濃郁,眾生百態呈現其中,有的狂喜、有的焦慮、有的冷靜、有的浮躁、有的漠然、有的沉思、有的躍躍欲試、有的欲罷不能……,真是千姿百態,精彩紛呈。 轉了一圈,我的心得是:小賭能怡情,心態蠻重要,不求多與少,唯重開心好。贏與輸的概率是50:50,既要有贏得起的心理,當然也需有輸得起的心態。而要達到怡情,就要有很好的自律性和責任感,設定一個自己可以承受的心理下限,一達到下限的數額,應該義無反顧,立即收山走人。 經過一輪“搏殺”后的dv有點飄飄然,最后在半拖帶勸之下,終于肯離開葡京。由于格蘭披治大賽的緣故,葡京外的馬路被劃出作為賽車道,車手們在做賽前的熱身和試車,呼呼的引摯聲動人心魄。回到新馬路,我們坐33路巴士前往氹仔的官也街。 下午的徒步線路是氹仔官也街—嘉模圣母堂—葡式住宅式博物館—天后宮—北帝廟。 氹仔的官也街是一條長六十米左右的小街,游客很少,沒有想象當中的繁華。但街口的莫義記榴蓮雪糕很好吃,榴蓮味十足。另外,大菜糕也很有當地的特色。按照當地人指點,我們向嘉模圣母堂走去。沿途是一條頗具特色的小路,整條小路上一片靜謐,沒有行人,也沒有車輛,小路兩旁的建筑也十分有趣,那是一種中西混合的老舊氣息,小路兩邊的老宅看來都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均是中國樣式的建筑,而街燈和延街的立柱又都是歐式風格,在這么狹小的安靜的空間里,它們看起來卻融合得十分妥帖。由于是周五的下午,嘉模圣母堂沒有開門,所以無法入內。而在教堂另一邊的就是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了,五座淺綠色的小巧房子玲瓏地延海而筑,風格一致卻又各有不同。 從葡式博物館出來,已是下午四點時分,我們決定找尋“傳說”中的大利來記豬扒包。沿街走了一陣子,終于見到天后宮,而大利來茶餐廳就在天后宮的斜對面。茶餐廳的人很多,但我們沒看到傳說中的排隊購買的情況,問了老板娘,還有豬扒包出售。嘗了一下,味道不錯,面包是外脆內軟,豬扒香噴噴,值得一試。 茶餐廳對面就是巴士站,我們坐33路車返回新馬路。氹仔的巴士是環城開的,單線行駛,我們可以借機在車上看到了北帝廟、小飛象餐廳、澳門賽馬會、澳門運動場等地。在葡京附近下車后,我們向瑪嘉烈葡撻店走去。店面雖小,但食客很多,我們要了瑪嘉烈店的自制酸乳酪和葡撻,坐在路邊的木椅上慢慢品嘗,酸乳酪的味道很純,而葡撻則做得相當正宗。 入夜時分,我們回到新馬路,直奔sasa和卓悅,開始了我們的購物行動。sasa和卓悅里的名牌化妝品的價格普遍比國內要便宜很多,象lancom、資生堂、skii等等。由于挑香水花得時間太長,所以沒有買太多的其它化妝品,回到珠海后多多少少有些后悔了。 晚上九點半,我們已回到珠海,并在吉大的漁人碼頭共進晚餐,結束了我們為期一天的澳門行。這次行程雖短,但卻十分有意思,澳門絕對是一個適宜徒步游覽的城市。下次再到澳門,應該是博物館和教堂之旅啦。 d3:11月19日睛珠海-廣州 行:珠海賓館—廣州暨大(歧關車) 2h 65元/人 廣州暨大—家(出租車) 20min 15元 休息了一晚,我們第二天早上跑到情侶路和海邊逛了一圈,海風漫漫,珠海確實是一個很適宜生活的城市。午飯后返回廣州,珠海澳門之行圓滿結束。 澳門推薦 一、行/交通 在澳門市區乘bus每位投幣2.5,往凼仔3.3,往路環4元,往黑沙灘5元,到澳門國際機場(ap1)3.3元。 澳門關閘的巴士站有多趟車可開去各主要景點,避開高峰期,人不會太多。 二、 特色美食 1、 六記紅豆餅($3元/件,外脆內軟,最好熱吃) 地址:賣草地街(達新百貨側) 2、瑪嘉烈葡撻 推介:卡普吉奴咖啡($12/杯)、蛋撻($5.5/個)、自制酸乳酪($10/杯) 地址:南灣金來大廈17號 3、黃枝記 推薦:蝦子撈面($20)、鮮蝦支吞面($15.5) 地址:十月初五街51號地下 4、莫義記 推薦:大菜糕($5)、榴蓮雪糕($6) 地址:官也街9號 5、大利來記 賣點:大利來記豬扒包在澳門聞名十多年,秘訣是炸豬扒及焗硬豬包都是用柴爐,所以豬扒、 豬包特別香口;豬扒帶骨,口感一流,每日下午四時豬扒包便出爐,不消一小時便售罄。還有它自助沖奶茶也很有特色。 咖哩魚蛋有魚味夠彈牙。 推介: 豬扒包($10) 地址:吉利維施利華街(巴波沙前地)18號 三、貨幣 澳門的官方貨幣是澳門幣俗稱葡幣(pataca),鈔票面額分別有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及一千元6種,輔幣則有壹毫,貳毫,五毫,壹元,貳元,五元及十元7種。 在澳門一般是使用澳門幣,港幣也通用。澳門的銀行、酒店、銀號都提供外幣、旅行支票兌換業務,澳門國際機場、葡京酒店更是24小時提供服務。不用換太多現金,基本上商場都可以用銀聯卡,但需要一些硬幣坐車。澳門澳幣、港幣按1:1通用。兩替店也可以,不過匯率通常一般。 后記 本次珠海澳門之行是一次十分休閑的旅行,感謝dv一路相伴,和我一起去閑庭信步,完成了這次的探險。
關鍵字: 大酒店 學生證 廣州 澳門 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