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雪地殿教堂
圣母雪地殿教堂最初在十七世紀時建于東望洋山之炮臺上,據說1622年荷蘭人侵占澳門時,圣母曾步出小教堂外張開自己的斗篷來抵擋敵人的槍炮,而今日的教堂則建于1637年,堂內安放圣若翰洗者的圣像和畫幅,而圣若翰洗者就是澳門市守護神,據世居澳門土生葡人傳說,當年葡國人航海來澳,途中遇到狂風暴雨,在驚濤黑夜之中,突然有一位女子手持明燈在空中引導航船平安抵澳,隨后該女隱沒于東望洋山巔,葡人認為是圣母顯靈。教堂內部建筑保留十七世紀葡國修院的特色,天花皮呈拱形。沿教堂外的梯級可進入唱經樓。教堂右方的古鐘上刻有:『此鐘為澳門市最高首長狄西亞總隊長於1707年為東望洋山圣母隱修院而制』及『於1824年重鑄』字樣。這座小教堂,每天早上九時至下午三時半都為市民及游客開放。 教堂內部建筑保留十七世紀葡國修院的特色,天花皮呈拱形。沿教堂外的梯級可進入唱經樓。教堂右方的古鐘上刻有:『此鐘為澳門市最高首長狄西亞總隊長于1707年為東望洋山圣母隱修院而制』及『于1824年重鑄』字樣。這座小教堂,每天早上九時到下午三時半都為市民及游客開放。
關鍵字: 守護神 總隊長 旅行網 狂風暴雨 荷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