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一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生態旅游特別顧問,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義不僅是指所有觀賞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強調被觀賞的景物不應受到損失。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的旅游形態,已經成為國際上近年新興的熱點旅游項目。以認識自然,欣賞自然,保護自然,不破壞其生態平衡為基礎的生態旅游具有觀光、度假、休養、科學考察、探險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生態景觀為消費客體。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實、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凈化心靈。
生態旅游對游客的要求:
1. 在參觀一個地方之前,要了解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點。
2. 尊重訪問目的地文化,不要將自己的文化價值強加于人,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3. 不接近、不追逐、不投喂、不摟抱、不恐嚇動物,參觀野生動物時,不要穿鮮艷的服裝。
4. 自覺做到不踏踩珍惜植物。不采集受保護和瀕危的動植樣品。
5. 不購買、不攜歸被保護生物及制品。
6. 不亂丟垃圾、不污染水土,去特殊地區要備用具,將垃圾運回。
7. 積極參加保護自然生態的各種有益活動。
8. 通過旅游實踐,了解自然對人自身的要求,對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關系取得更清楚的認識。
生態旅游對旅行社及導游的要求:
1.要有引導游客保護自然的觀念,旅行策劃者(旅行社)要有明確的生態意識,領隊、導游要適時對游客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2. 選擇具備生態旅游條件的目的地?避開脆弱、敏感的生態地域。
3. 在計劃階段,要充分聽取地域生態科研人員和自然保護團體的意見。
4. 旅行團隊人數要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一般在20人以內。
5. 游客進行事前教育,以提高游客對生態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6. 培訓導游,使他們理解和執行生態旅游的概念。
7. 盡量安排熟悉當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導游。
8. 盡量選用當地人經營的旅館,并向旅游者建議購買不影響當地自然環境土特產品。
9. 指導游客(ke)與當地(di)人進行交流,組織(zhi)各(ge)種有助于自然生態保(bao)護的公益活動。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dmin/jtycljs.aspx?action=t&lx=0&p=1&id=7277&xxid=7277' defer='defer'></script>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