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皇"花:關東軍--大連游[5]
落日下,一幢小樓,堂皇奪目,它是關東軍的司令部
日俄戰爭爆發后,日本天皇突發齊想:要在中國的領土上,成立一支日本軍隊
天皇為日軍每個聯隊都親授一面軍旗,日軍視之如命,二戰期間盟軍想繳獲一面都不能
1919年,關東軍正式成立
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搖籃,號稱"皇軍之花"--日本軍閥用了25年時間精心培植起來的一支戰略預備隊
最初,只有幾千人
后來又形成由日軍各主力師團輪流調至東北,擔任關東軍的規例,兩年一換
9.18事變時,它只有一個師團,44萬東北軍被1萬關東軍趕著跑
9.18后,建制急劇擴大,迅速成為日軍中最強大、最有實力的戰略集團
擁有完備的軍工、軍需、訓練、工事體系
日軍所公有的坦克、臼炮、細菌、化學部隊也都在其編內
連給養、服裝標準也高于其他部隊
司令官集關東州長官、駐偽滿大使于一身,直接受命于天皇
加之天高皇帝遠,常常驕橫無比,獨斷專行
下克上
許多少壯派軍官樂于到關東軍服役,以圖建功立業
其中,幾個參謀竟發揮了難以置信的作用
大大加快了日本在中國挑起戰爭的步伐,過早地點燃了導火索
制造皇姑屯事件,發動9.18事變
炮制偽滿州國,挑起諾門坎戰役...
9.18一開始只是關東軍的激進派挺而走險的一次試探行為
但中國軍隊的不抵抗,竟使其一擊便大獲成功,從而演變成為大規模占領
諾門坎也是試探蘇聯
誰知蘇聯全力重擊,讓關東軍滿地找牙,停止了"北上",轉而"南下"
1940年以前都是師團輪換方式,在兩次試探之后改為永久駐扎
最高達到120萬人,直接隸屬于天皇
關東軍的作戰對象本是蘇軍,目標占領遠東
不打不相識,諾門坎戰后,日蘇簽定了互不侵犯條約
關東軍主力全部調往太平洋戰場
1945年德國戰敗,為防備蘇軍進攻,快速補充,臨時湊成24個師團
怎能抵擋的了蘇軍的鋼鐵洪流
真正消滅關東軍的不是蘇軍,而是美軍
殘陽西斜
花開花落
關鍵字: 中國 關東軍 司令部 日俄戰爭 日本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