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是“黃吊車”
滿城盡是“黃吊車”“滿城盡是‘黃吊車’”,一位朋友在調侃目前鞍山的城市建設時說。從去年開始,鞍山市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先是拆扒,勝利路兩側的紅樓拆了,解放路北側的老樓拆了,高壓容器廠拆了,自行車北廠拆了……。然后是建圍墻,各建筑工地陸續建起了臨時或永久的圍欄或圍墻。再后來一個個造型新穎的售樓處相繼建成,成為各大建筑工地上的亮點。我沒有關于這方面權威的資料,因此說不出鞍山市現在到底有多少建筑工地,有多少聳立的“黃吊車”。前幾天一位外地的朋友來鞍山,我問他對鞍山的印象,他脫口而出,你們這簡直就是個大工地,城市建設也太“火”了。這不僅是外地人的印象,鞍山自己人也有自己的說法。不信你到街頭巷尾探聽一下,你到烈士山上老人晨練的隊伍里討教討教,會聽到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有叫好的,原來的棚戶區居民轉眼之間就要住上新樓房,能不拍手稱快嘛?有反對的,住得好好的,說動遷就動遷,有的挺新的樓房因為規劃的需要拆遷了,當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快。有抱怨的,房子拆了,總要有房住,一時間房租價格猛漲,給的一點租房錢不好干什么,當然要抱怨。許多和動遷沒關系的市民也怨聲載道,說大規模的拆扒刺激了商品房價格,就連二手房的價格也直線上升,使得一些持幣待購的人心里沒底,短短的時間里自己期望的住房在不斷縮水,雙室變單室,三室變兩室,你說他能沒意見嗎?還有人說這是領導在搞“政績工程”,是勞民傷財。任何事情,尤其是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要想得到每個人都滿意是很難的,只要大多數人擁護就是好事情。我認識的一位離休老干部聽到對拆扒規模過大的質疑,自己坐公共汽車在市區內跑了一大圈,回來后這位年逾八十的老人得出的結論是,大部分工地都開工了,政府有能力把這些小區建設好。聽了老人的話,我很感動,我們的人民太好了,太通情達理了,不知道市里的領導能否聽到這樣的聲音。應該說,鞍山市的城市建設欠賬很多,前些年的投資重點基本上是在深溝寺和湖南新區,老城區改造很不到位,一些解放初期間的簡易樓還在使用,不僅影響市容,也給居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拆舊樓蓋新樓,拆小房蓋高層,是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就算它是“政績工程”也是為老百姓辦的實事,絕對是一件應該拍手叫好的事。從長遠的方面考慮,近期的大規模城市建設對遏制居高不下的房價,大有好處,其效果會在以后的時間里逐漸的顯現出來。話又說回來,好事要辦好。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資源,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統籌兼顧,周密計劃,分步實施,追求“有好又快”的目標。避免因資金不到位,導致“爛尾樓”的發生。杜絕因戰線太長,失于監管,導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現。防止因一哄而起,規模過大,導致大量“空閑房”的產生。也許這些擔心是杞人憂天,那么多專家、那么多領導都不是吃干飯的,該想的可能都想到了。我們在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實在是太多了,老百姓的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愿這些擔心是多余的,但愿這滿城盡是的“黃吊車”早日撤下來,但愿一座座摩天大樓早日拔地而起,具有鞍山特色的標志性建筑群早日建成,讓市民早日見到期盼已久的新鞍山。
關鍵字: 吊車 售樓處 城市建設 解放路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