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宅院的“索羅竿”
滿族宅院的“索羅竿”
索羅竿的來歷,滿族民間傳說,它是老罕王努爾哈赤年輕時上山采參用的“索拔棍”;而民間在竿座下放的三塊“神石”,則是老罕王采參打獵時燒飯用的“支鍋石”。總之,人們把“神竿”和他們的英雄努爾哈赤聯系在一起。其實這只是傳說而已。立竿祭天是源于滿族原始社會的古老風俗,早在努爾哈赤誕生前幾百年就已經存在了。
索羅竿在滿族家祭中祭天還愿時使用。這種祭典民間多在秋季舉行,也有春秋各一次的。主要用意是祈禱和酬謝天神(滿語稱“阿布凱恩都哩”)的賜福和保佑。祭祀時以家族為單位在立有神竿的院子里舉行(婦女在室內),照例要殺豬獻牲,并由主祭的“薩滿”在竿前念誦祭詞,眾人向竿磕頭。通常每次大祭都要更換新的索羅竿或重新立竿,并用竿尖蘸豬血,把豬的喉骨套在竿尖上,還要在竿頂的錫碗里放豬內臟等碎肉,如用樹枝和秸桿作竿,則把肉捆縛在竿上。這些肉都是用來飼喂烏鴉的,因為在民間傳說中烏鴉是曾經救過老罕王的神鳥。
每逢這種祭天大典,操辦得都非常隆重,許多家族還有薩滿跳神儀式,參加的族人要分食祭肉和用小米加肉末做成的“小肉飯”(俗稱“達子粥”)。村里的異姓人甚至路過的陌生人,只要在索羅竿前磕個頭,就可以進院吃肉,吃得越多主人家越高興,而且臨走時不許向主人道謝,只向竿子叩頭即可。因為從觀念上講,這些肉和飯是“天神”所賜,應該謝神才對,表達了滿族傳統的信仰和淳樸的風俗。
由于索羅竿是滿族宅院中的“圣物”,平時人們對它也很崇敬,不得往竿座前扔倒污水污物,不得踩、坐或用腳踢踹竿座,也不能在神竿下口出污言穢語,否則便認為會被“天神”知道,遭受責罰。這一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標志物,也成為東北滿族傳統民居的一大特色。
關鍵字: 吉林 民間 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