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中小學生農業實踐基地示范園
沈陽市中小學生農業實踐基地的前身是新民市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園,當時建園的指導思想有兩方面:一是本著新民市大農業出發,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和品種,推廣科技含量高、經濟益好的新品種和產品深加工,為新民市的農業發展起到一個龍頭作用。二是要將科技開發示范園辦成農業生態園,保護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讓人們回歸大自然,享受田園醞味,與大自然同居,為我市開辟一條農業觀光旅游道路,由人流帶動物流,繁榮新民經濟。新民市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園于1997年破土動工,當時本著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精神,自行規劃、設計,自行施工,利用大柳屯鎮長崗村的荒地、林地的自然條件,歷經五載基本上初具規模。2002年6月初,沈陽市教育局為推進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籌建幾個實踐基地,經新民市教育局推薦,沈陽市教育有關領導及省政府教育督學來我園區進行多次考察論證、評估,一致認為該園區做為沈陽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農業實踐基地是一個極好的地方,并稱之為世外桃園,如進一步規劃發展也是沈陽市百萬市民看農業、農村的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鑒于上述情況,經新民市委、市政府同意將新民市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園定為沈陽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農業實踐基地。沈陽市教育局下發了正式文件,并掛牌。按照沈陽市教育局的要求,為接待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學生進駐實踐基地,有些必備的設施和實踐活動內容要進行充實和善,我們抓住中小學生素質教育這條主線,以讓學生和游人了解農村、農業、農民為切入口,大興土木建設,增添了必備的接待服務生活設施和增加了實踐活動內容的場館,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最大的工作量。8月末,經沈陽市教育局予檢于9月12日,遼寧省教育廳、沈陽市的十三縣區教育局、新民市委、市政府、五大班子、各部委辦局、各鄉鎮領導參加的隆重舉行落成剪彩儀式,9月15日正式對中小學生、青少年、各界人士、游人開放,截止11月中旬封凍前接待中小學生、青少年、游人、各界人士3萬余人,反映非常好,沒發生絲毫不安全事故和服務接待差錯。到目前截止,實踐基地總投資4.000萬元,具有三大功能:旅游、農業科技示范、中小學生、青少年農業實踐現已建成一塔,即龍泉塔;二池,即三萬余尾的五色彩魚池、荷花池內滿池荷花開放,萬余尾草魚翻騰,數萬個青蛙長鳴,荷花池上有68米長的鐵索橋,此橋也稱為醒橋,讓人們感受到望此橋有大渡橋橫鐵寒橋之感,過此橋體味人生道路艱難也;三亭,即魚池橫貫九曲橋,橋中有亭,在龍泉塔南部有望亭,北部有盼亭;四院,即希望院、桃李院、農史院、農家院;七園,即靈芝園、葡萄園、花卉園、森林園、果木園、動物園、種植園;在葡萄園北側高崗處建108孔的大噴泉,四周彩燈環繞,白天看,氣勢壯觀,夜間景色迷人。
關鍵字: 中小學生 教育局 新民市 沈陽市 示范園 科技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