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生態旅游區
振興生態旅游區是大洼縣西安生態養殖場以生態養殖技術為依托,發展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多種經營,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生態農業示范區。大洼縣西安生態養殖場始建于1975年,占地面積4000畝,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現有職工388人,是以生態養殖為特色的綜合性企業。下設豬場、鴨場、工廠化農業示范區、精品大米區、精品大米加工廠、魚蟹養殖區、兩個產品專營店等,年生豬飼養量4.3萬頭,水生飼料放養面積80畝,載植各種果樹近3萬株,水稻種植面積500畝,養魚水面70畝,高標準蔬菜日光溫室15棟,其中3棟是電腦控制的實行無土栽培的日光溫室,春棚6棟,現已開發形成quot;金球quot;、quot;全球quot;注冊商標的系列農副產品,現擁有資產4620萬元。多年來,按照生態學原理,將養殖、種植、能源、環境綜合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以水生飼料為核心,以水為紐帶的quot;四級凈化、五步利用quot;生態養殖模式,創造了美化、綠化的生態環境,成為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單位,旅游參觀的人給總結為quot;不是花園,勝似花園quot;。多次被評為省、市、縣文明單位和文明單位標兵,1992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quot;500佳quot;光榮稱號,是盤錦市重點生態旅游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振興生態養殖場的生態養殖模式已由近及遠傳遍神州大地,有的已生根、開花、結果。大洼縣的許多農民在學習了振興生態養殖場經驗基礎上,自力更生,都建設了不同規模的家庭生態養殖場。吉林省長春市南湖公園每年都從我場引進大量的水葫蘆,用于凈化園內污水、美化園內的環境。在外省市、在全國,通過各種媒介,運用我場的生態經驗、技術建起了近千余個生態養殖場、生態鄉村、生態家庭、生態城市、生態公園等。同時,也引起了國外人士的關注。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法國、俄羅斯、韓國、臺灣、香港等近60個國家、地區和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的客人數以萬計。國務委員陳俊生來我場視察后,稱西安生態養殖場是quot;中國農村美化、凈化的典范quot;。原國務院副總理姜春云題為quot;科學結晶,生態典范quot;。聯合國官員也曾多次來我揚視察,并給予高度評價。2001年8月3日上午,省委副書記張文岳來盤錦進行調研時,還特意到西安生態旅游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并寫下了quot;春光無限,鮮花滿園quot;的贊美字幅。中央和省、市電臺、電視臺已多次向國內外播出和播放了西安生態養殖場的經驗。這一切的肯定、宣傳和介紹,不僅提高了我們生態養殖場的知名度,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盤錦大地的透明度,這對盤錦生態旅游業的發展,盡快把盤錦生態旅游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起著積極促進作用。近年來,隨著盤錦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我場把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游業擺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充分挖掘利用現有資源產品,積極爭取和創造條件,開展特色生態農業觀賞游覽項目。1998年起興建農業示范區,形成了生態養殖場、工廠化農業示范區、養鴨場三個游覽分區,現已建成高標準蔬菜日光溫室15棟,春棚6棟,溫室內種植的均是名、優、稀、特蔬菜,如:圣女小蕃茄、京欣Ⅰ號西瓜、七色彩椒、金皮西葫、京水菜等。在市縣旅游部門的支持下,旅游區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2000年投入600萬元用于改擴建基礎設施,修建了場區內環形路、廁所和一個展覽廳,服務項目以觀光游覽為主,分為采摘農業和觀賞農業,采摘農業就是游客可以到溫室內進行自由采摘,充分享受農家生活樂趣;觀賞農業就是游客在場區內由向導指引,可以觀賞到生態農業的建設,科技興農的成果等,這些觀光游覽項目受到廣大中外游客的好評。2000年接待中外游客4.3萬人次。目前我場沿用慣例,對外不收取門票,并免費提供導游。隨著旅游觀光項目的開展,下半年已將門票收費提到日程,對旅游區實行市場化管理,不日將實行門票收費,這樣即可增加我場的經濟收入,又可以為以后提供更優質的旅游服務和設施建設奠定物質基礎。近幾年,在各級政府和市旅游局的大力宣傳下,越來越多的旅游者來這里參觀、游覽。2000年市旅游局組織的quot;盤錦人游盤錦quot;和2001年的quot;新世紀鶴鄉游quot;活動把振興生態旅游區作為農業觀光線的一景,接待了大批游客,受到了游客的好評。同時,也使我們體會到發展農業觀光旅游是一種趨勢,提高了我們辦農業旅游的積極性。
關鍵字: 養殖場 旅游業 旅游區 日光溫室 生態農業 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