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東京城
東京城位于遼陽市區東,太子河右岸,始建于努爾哈赤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該城面呈“菱形,東西長大約896米,南北寬大約886米,面積近一平方公里。該城平面略呈菱形,占地面積0.75平方公里,每面城墻各置二座城門,共設八門; 城內二個高點各建quot;八角龍殿quot;和quot;寢宮quot;;城內東側建彌佗禪寺。現僅存quot;天佑門quot;及斷斷續續的夯土墻心,城內發現有漢、滿文石門額及琉璃建筑飾件等物。分別叫內治、撫近、懷遠、外攘、德盛、天佑、福盛、地載,并命名“東京城。 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沈陽,東京城設留守章京,設兵駐防。康熙二十年(1681年)城守軍移駐金州,該城逐漸傾圮。雖然東京城僅有四年的都城歷史,但在這短短的四年中,努爾哈赤在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改革。使他領導的女真社會發生了質的變化,東京城在清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300多年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遼陽時所建的都城,建于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城廓建在一面臨水的高阜處,為磚石、夯土結構。城周長3510米,東西長890米,南北長886米,四面設有八門,每面各有二門,門的位置,南北相對。原城內西北土崗建有努爾哈赤議政的八角殿,仍有遺址可尋。城廓由于年久失修,多已坍毀。八門之中,僅南面的正門(天
關鍵字: 東京城 占地面積 太子河 年久失修 建筑史 斷斷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