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大橋
鴨綠江大橋--此橋為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第一座橋,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鴨綠江位于丹東境內鴨綠江下游的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沿江區,全長210公里,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景區以水景為主線,山景相依托,名勝古跡歷史久遠,游一江可觀賞中朝兩國風光。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六大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基中有浩瀚秀美的水豐湖、雄峙江畔的虎山長城、彈痕累累的鴨綠江大橋、我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最北端的江海分界原先和古人類洞穴遺址、原始村落遺址和現代園林建筑等,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一九0九年五月動工,一九一一年十月竣工。由當時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deg;,便于過往船只航行。偽滿時期,日本人在此橋上游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即今日之中朝友誼橋),一九四三年四月啟用,逐將第一橋改為公路橋。一九五0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一年二月經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第一橋毀為廢橋。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習慣稱“斷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三年六月動工修整,辟為旅游景點,命名為“鴨綠江端橋。橋身漆成淺蘭色,意在不忘戰爭,祈盼和平。
關鍵字: 友誼橋 名勝區 文物保護 旅游景點 鐵路橋 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