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紫霞堂
松花石硯乃清宮獨有之御用珍品!雕制松花石硯的石材產自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橋頭鎮,俗稱橋頭石。它形成于前震旦紀南芬組,母巖屬沉積石。制作松花石硯的原料石可分為:綠色松花石、紫色松花石和黃色木紋松花石、其中也不乏二色或三色相間之硯材。琢成硯石,發墨、擴毫不遜端、歙,其保水性能為端、歙所不及。加之形色彩豐富,極具觀賞、使用和收藏價值。橋頭石在中國硯石中最具傳奇色彩,用其雕造的清宮御用松花石硯深藏于皇宮大內的歷史也被湮沒了二百年之久。清康熙皇帝面對松花石硯也發出了:“磨愉糜試之,遠勝綠端,即舊坑諸史產亦弗能出其右”的感嘆。清《西清硯譜》對松花石硯有這樣的品評:“綠色光潤細膩,品埒端歙”。清人陳元龍則認為:“紺緣無暇,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能使松煙浮艷,毫穎增輝”。至今臺灣故宮博物院仍珍藏著九十一方御用松花硯。清末民初,松花石硯的先材和雕琢工藝已達到了相當水平。一九二九年張學良將軍將精美的松花石硯帶到了首屆全國西湖博覽會上,引起與會者的嘖嘖稱贊。張將軍之師、清末拔貢、遼東名士白永貞有詩贊曰:“關東山里奇寶開,藍天紅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遼硯,珍品獨秀四寶齋。”近年來,本溪紫霞堂廣招硯林高手,潛心研究其它硯種的精髓,并參閱臺灣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松花石硯特展》一書中各種御用松花石硯圖譜,研發并復制出系列御用松花石硯產品,使當年沉睡于清宮內的松花石硯得以重見天日,再一次展現在世人間前。中國收藏家協會將“硯中之寶”的匾額授予了紫霞堂,中國著名書畫鑒定家、遼寧博物館名譽館長楊仁愷先生賜“國寶奇珍”墨寶一幀。被譽為“天下第一虎”的著名國畫大師馮大中先生目睹了御用松花石硯也欣然命筆題寫了“清宮至寶、山城奇珍”。本溪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特殊的地理構造,豐富的礦產資源,曾被國內地質界譽為“地質搖藍”。所產硯石質堅而溫,潤似美玉,是制硯之上等石材,用其雕制出精美的松花石硯必將受到世人的青睞。
關鍵字: 保水 本溪市 松花 橋頭鎮 遼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