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礦泉之鄉—五大連池游記
1719年至1721年間,松嫩平原新期火山噴發時,火山熔巖堵塞了白河的河道,形成了五個串珠狀的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2004年7月1日五大連池有幸成為我國唯一的一座世界火山地質公園。 十四座火山簇擁著五池碧水,五大連池因山之奇,水之秀,泉之美,石之怪,洞之幽而享譽海內。 去五大連池最好趕在盛夏。這時的南中國大范圍地包圍在驕陽暑氣之中,而這里卻堪稱是消暑納涼的清涼世界。 車行廣袤的平原之上,碧綠的原野,郁郁蔥蔥的防護林,清澈的小溪,明珠似的湖泊,不時地在視野中涌來又閃過。漸近城區時,隱約看得見一座座并不偉岸的平頭山嶺,想必那就是自噴發后,沉寂了近三百年的火山群落了。 (一)神奇的山石 連池的西側從北向南次遞錯落著南北格拉球山、火燒山、老黑山、臥虎山、筆架山和藥泉山。東側有尾山、莫拉布山、東西龍門山、小孤山、東西焦得布山。 南格拉球山的山口,本是一處終年積水的天池,深近二十米寬約五百米的天池里原本生長著一種味道奇美的倒鰭魚。而今雨水少的時候,天池里已不見湖水了,倒鰭魚也早已絕跡了。禍端源起于文革年代,紅衛兵說天池里的水常年不竭,應該放出來澆灌農田,于是硬把天池炸開了個缺口,放干了天池里的湖水。荒唐的“壯舉”過后,農田沒灌溉幾畝,一顆鑲嵌在火山口的明珠卻從此黯然失色了。 老黑山是火山群中最晚一個噴發的火山主峰。其山巔火口,位于老黑山的頂端,呈漏斗狀,直徑達三百五十米,深約一百五十米,漏斗內壁滿是漆黑陡峭寸草不生的巖石。 老黑山的腳下是熔巖凝固而成的石海。遠看石海,既像漆黑的煤海,又似油黑的瀝青塊匯成的瀝青海。近看石海,石猿、石熊、石駱駝、中間有氣孔的火山噴氣錐群、圓形的火山彈、波浪似、翻花似、肢體樣的巖流散布其中。這些只能在專業地理書中難得一見的火山獨特景觀,比比皆是,數不勝數。五大連池因此而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真的是名至實歸的必然。 藥泉山是二龍眼泉和藥泉湖的源頭。山頂的鐘靈寺,建在火山口里,寺廟四周被火山環繞,聚集著天地的靈氣,再加上擅治眼病的二龍眼泉的神奇藥力,更使鐘靈寺香火不斷,聲名遠揚。 (二)甘冽的泉水 提起泉水,五大連池是與法國維希礦泉、俄羅斯外高加索礦泉齊名的世界三大冷礦泉之一。 南泉、北泉隔道相望。南泉又稱南飲泉、長壽泉。用南泉水洗頭、泡腳,可以清頭火降血壓,治療失眠癥。當地人戲言“南泉子睡覺”。北泉又稱北飲泉、益身園。園區以北方園林風格為主,徜徉于石、水、亭、廊之間,飲著含氣量豐富,冰冷爽口的北泉水,涼意愜意之間不覺尿意頻生,當地人因此而戲言“北泉子利尿”。 南北泉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療效,全賴泉水富含的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因其屬鐵硅質重碳酸鈣鎂型低溫冷礦泉,所以只益即接即飲,放置時間一長,泉水便有了氧化鐵的鐵銹色和異味。如今,眾多口感極佳的瓶裝礦泉水廠已在當地相繼投產了,每天,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品嘗到新鮮又爽口的五大連池礦泉了! 南洗泉,位于藥泉河畔,水溫不超過5度,五十米見方的泉池里,每天都有數百人在泉池里洗泡。我也試一試池水浸泡的感覺。幾番嘗試之后,只留下頭在水面呼吸,雖是盛夏,池水卻徹骨地冰冷,沒出五分鐘,我就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得打著牙門鼓到磁療曬場上曬太陽去了,而那些一泡就是一兩個小時的老“泡”手,其耐寒能力,真的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龍眼泉在藥泉山下,雙股泉水從兩個龍頭里噴涌而出,屬偏硅酸型冷礦泉,口味甘甜平和,久置也不變色變味。泉水經冬不凍,大旱不竭,日夜不息地奔流,流入藥泉湖中。藥泉湖里的泉湖瀑布落差僅只兩三米高,待到雨量充沛的雨季,找好角度拍個瀑布傾瀉的特寫,拿給沒見過泉湖瀑布的人去看,你即便謊稱它的落差可達數十米,恐怕也會有人深信不疑的。 (三)幽深的巖洞 在老黑山東北角的石海深處,由于尚未冷卻的熔巖在火山噴發后,順著巖漿的出路返流回了地下,形成了一條一百多米長的巖漿返流通道—仙女洞。洞里的溫度只有5度,洞內潮濕陰涼多露,洞內外二十度的溫差,讓你涼得進洞就踏進了秋天。可一旦你到過東西焦得布山北側的冰洞和雪洞,有了一回三伏天觀賞冰雪奇觀的經歷,仙女宮的涼意就全然不足再掛齒了。 冰洞全長150米,氣溫低于零下5度,洞窟內冰雕剔透,彩燈斑斕,霜雪點綴。雪洞內溫度更低,常年在零下12度以下,其深度可達三百多米,洞里的霜雪經年不化。洞中部有一個寬闊的洞廳,廳正中有一個四人合抱不及的巨型石柱。石柱像千年古松的樹干一樣粗壯挺拔,支撐著碩大的洞頂。洞頂上眾多倒垂的小石椎,就像古樹上垂下的枝葉,染著潔白的霜花,在彩燈的映照下,更顯斑斕和神秘。 人在濕滑的木板路上,戰戰兢兢、哆哆嗦嗦地走著,與其打著哆嗦喊冷,倒不如干脆光著膀子逞逞英雄,拍上幾張與冰雕親密接觸的特寫,留待給朋友們形象地介紹一下這地下冰洞的奇幻所在,讓他們也一個個心生游意,欲覽這人間仙境。 (四)靜謐的湖水 一池南端的石龍河畔,有一處袖珍的盆景似的小湖泊,導游介紹說“夏天看這里沒什么特別之處,冬季里這里的水永不結冰。下過雪后,石塊上積雪結霜,石頭下熱氣蒸騰,溫泉流淌,所以人稱溫泊”。據說溫泊中還可以垂釣,想必嚴冬冰封之中‘獨釣溫泊魚’該有神仙般的意趣吧! 從火燒山穿過幽靜的白樺叢林東行,來到二、三池之間的橋上,橋的西端北側是黑龍廟,廟無奇異之處,可站在廟后的火山石上觀湖,卻別有一番風景。 湖的近處,巖石的周圍叢生著茂密的蘆葦,蘆花在風中搖曳,密密麻麻的小魚在巖石周圍的碧波里悠游。遠望,東北方天水交接處是遙遠雄起的尾山。藍天,白云,青山,靜水,平靜的水面上突然躍起的大魚,這任何湖景中都司空見慣的一切,在心遠地自偏的此處卻靜謐得近乎于神秘幽雅而遠離塵囂。天是湛藍的,湖水是湛藍的,漸漸地心也成了湛藍而明澈的。寧靜中思緒遠游,人也愈發沉郁了許多,沉郁中只希望這里能永遠安寧而純凈。 朋友!你想在火山熔巖河和湖水泉流中飄泊嗎?你想在盛夏和嚴冬間時空穿梭嗎?你想在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久遠的傳說中晨昏交錯嗎?你想在仙境與塵世間悠然往來嗎?你想在凈土與塵囂之間動靜有序嗎?如果想,那就去五大連池吧!那里是火山的故鄉,有著火一樣熱情的杰作。那里是礦泉的故鄉,是洗滌靈魂凈化心靈的清涼世界。1719年至1721年間,松嫩平原新期火山噴發時,火山熔巖堵塞了白河的河道,形成了五個串珠狀的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2004年7月1日五大連池有幸成為我國唯一的一座世界火山地質公園。 十四座火山簇擁著五池碧水,五大連池因山之奇,水之秀,泉之美,石之怪,洞之幽而享譽海內。 去五大連池最好趕在盛夏。這時的南中國大范圍地包圍在驕陽暑氣之中,而這里卻堪稱是消暑納涼的清涼世界。 車行廣袤的平原之上,碧綠的原野,郁郁蔥蔥的防護林,清澈的小溪,明珠似的湖泊,不時地在視野中涌來又閃過。漸近城區時,隱約看得見一座座并不偉岸的平頭山嶺,想必那就是自噴發后,沉寂了近三百年的火山群落了。 (一)神奇的山石 連池的西側從北向南次遞錯落著南北格拉球山、火燒山、老黑山、臥虎山、筆架山和藥泉山。東側有尾山、莫拉布山、東西龍門山、小孤山、東西焦得布山。 南格拉球山的山口,本是一處終年積水的天池,深近二十米寬約五百米的天池里原本生長著一種味道奇美的倒鰭魚。而今雨水少的時候,天池里已不見湖水了,倒鰭魚也早已絕跡了。禍端源起于文革年代,紅衛兵說天池里的水常年不竭,應該放出來澆灌農田,于是硬把天池炸開了個缺口,放干了天池里的湖水。荒唐的“壯舉”過后,農田沒灌溉幾畝,一顆鑲嵌在火山口的明珠卻從此黯然失色了。 老黑山是火山群中最晚一個噴發的火山主峰。其山巔火口,位于老黑山的頂端,呈漏斗狀,直徑達三百五十米,深約一百五十米,漏斗內壁滿是漆黑陡峭寸草不生的巖石。 老黑山的腳下是熔巖凝固而成的石海。遠看石海,既像漆黑的煤海,又似油黑的瀝青塊匯成的瀝青海。近看石海,石猿、石熊、石駱駝、中間有氣孔的火山噴氣錐群、圓形的火山彈、波浪似、翻花似、肢體樣的巖流散布其中。這些只能在專業地理書中難得一見的火山獨特景觀,比比皆是,數不勝數。五大連池因此而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真的是名至實歸的必然。 藥泉山是二龍眼泉和藥泉湖的源頭。山頂的鐘靈寺,建在火山口里,寺廟四周被火山環繞,聚集著天地的靈氣,再加上擅治眼病的二龍眼泉的神奇藥力,更使鐘靈寺香火不斷,聲名遠揚。 (二)甘冽的泉水 提起泉水,五大連池是與法國維希礦泉、俄羅斯外高加索礦泉齊名的世界三大冷礦泉之一。 南泉、北泉隔道相望。南泉又稱南飲泉、長壽泉。用南泉水洗頭、泡腳,可以清頭火降血壓,治療失眠癥。當地人戲言“南泉子睡覺”。北泉又稱北飲泉、益身園。園區以北方園林風格為主,徜徉于石、水、亭、廊之間,飲著含氣量豐富,冰冷爽口的北泉水,涼意愜意之間不覺尿意頻生,當地人因此而戲言“北泉子利尿”。 南北泉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療效,全賴泉水富含的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因其屬鐵硅質重碳酸鈣鎂型低溫冷礦泉,所以只益即接即飲,放置時間一長,泉水便有了氧化鐵的鐵銹色和異味。如今,眾多口感極佳的瓶裝礦泉水廠已在當地相繼投產了,每天,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品嘗到新鮮又爽口的五大連池礦泉了! 南洗泉,位于藥泉河畔,水溫不超過5度,五十米見方的泉池里,每天都有數百人在泉池里洗泡。我也試一試池水浸泡的感覺。幾番嘗試之后,只留下頭在水面呼吸,雖是盛夏,池水卻徹骨地冰冷,沒出五分鐘,我就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得打著牙門鼓到磁療曬場上曬太陽去了,而那些一泡就是一兩個小時的老“泡”手,其耐寒能力,真的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龍眼泉在藥泉山下,雙股泉水從兩個龍頭里噴涌而出,屬偏硅酸型冷礦泉,口味甘甜平和,久置也不變色變味。泉水經冬不凍,大旱不竭,日夜不息地奔流,流入藥泉湖中。藥泉湖里的泉湖瀑布落差僅只兩三米高,待到雨量充沛的雨季,找好角度拍個瀑布傾瀉的特寫,拿給沒見過泉湖瀑布的人去看,你即便謊稱它的落差可達數十米,恐怕也會有人深信不疑的。 (三)幽深的巖洞 在老黑山東北角的石海深處,由于尚未冷卻的熔巖在火山噴發后,順著巖漿的出路返流回了地下,形成了一條一百多米長的巖漿返流通道—仙女洞。洞里的溫度只有5度,洞內潮濕陰涼多露,洞內外二十度的溫差,讓你涼得進洞就踏進了秋天。可一旦你到過東西焦得布山北側的冰洞和雪洞,有了一回三伏天觀賞冰雪奇觀的經歷,仙女宮的涼意就全然不足再掛齒了。 冰洞全長150米,氣溫低于零下5度,洞窟內冰雕剔透,彩燈斑斕,霜雪點綴。雪洞內溫度更低,常年在零下12度以下,其深度可達三百多米,洞里的霜雪經年不化。洞中部有一個寬闊的洞廳,廳正中有一個四人合抱不及的巨型石柱。石柱像千年古松的樹干一樣粗壯挺拔,支撐著碩大的洞頂。洞頂上眾多倒垂的小石椎,就像古樹上垂下的枝葉,染著潔白的霜花,在彩燈的映照下,更顯斑斕和神秘。 人在濕滑的木板路上,戰戰兢兢、哆哆嗦嗦地走著,與其打著哆嗦喊冷,倒不如干脆光著膀子逞逞英雄,拍上幾張與冰雕親密接觸的特寫,留待給朋友們形象地介紹一下這地下冰洞的奇幻所在,讓他們也一個個心生游意,欲覽這人間仙境。 (四)靜謐的湖水 一池南端的石龍河畔,有一處袖珍的盆景似的小湖泊,導游介紹說“夏天看這里沒什么特別之處,冬季里這里的水永不結冰。下過雪后,石塊上積雪結霜,石頭下熱氣蒸騰,溫泉流淌,所以人稱溫泊”。據說溫泊中還可以垂釣,想必嚴冬冰封之中‘獨釣溫泊魚’該有神仙般的意趣吧! 從火燒山穿過幽靜的白樺叢林東行,來到二、三池之間的橋上,橋的西端北側是黑龍廟,廟無奇異之處,可站在廟后的火山石上觀湖,卻別有一番風景。 湖的近處,巖石的周圍叢生著茂密的蘆葦,蘆花在風中搖曳,密密麻麻的小魚在巖石周圍的碧波里悠游。遠望,東北方天水交接處是遙遠雄起的尾山。藍天,白云,青山,靜水,平靜的水面上突然躍起的大魚,這任何湖景中都司空見慣的一切,在心遠地自偏的此處卻靜謐得近乎于神秘幽雅而遠離塵囂。天是湛藍的,湖水是湛藍的,漸漸地心也成了湛藍而明澈的。寧靜中思緒遠游,人也愈發沉郁了許多,沉郁中只希望這里能永遠安寧而純凈。 朋友!你想在火山熔巖河和湖水泉流中飄泊嗎?你想在盛夏和嚴冬間時空穿梭嗎?你想在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久遠的傳說中晨昏交錯嗎?你想在仙境與塵世間悠然往來嗎?你想在凈土與塵囂之間動靜有序嗎?如果想,那就去五大連池吧!那里是火山的故鄉,有著火一樣熱情的杰作。那里是礦泉的故鄉,是洗滌靈魂凈化心靈的清涼世界。
關鍵字: 串珠 五大連池 堰塞湖 火山噴發 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