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你實在很“卡哇伊”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06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日本外務省推出了3個“可愛大使”
“幼稚力”也是影響力
這次選出的三個“可愛大使”,一個是穿著校服裙的“高中生”型,一個是“公主型”,另一個則是原宿常見的“小太妹”型。三個“大使”3月12日在日本外務省召開的外國記者招待會上亮相,怎么看都幼稚十足。
臺灣的日本文化研究學者許介鱗認為,由于可愛的人工藝術無處不在,在現代的日本,日本人的幼稚完全被積極地肯定了。而隨著日本動漫產業的全球推廣,日本的“幼稚力”凸顯出其自己的實力。
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統計顯示,全世界放映的動畫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制造的。日本動漫、影視和電玩產品,于1992至2002年間增加了300%,成為了日本最大的出口產業。如今,美國大點的錄像帶出租店都有日本動漫專區,日本動畫更是在世界各國的電視臺競相播放。
接受可愛文化熏陶最深的是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日本的時尚和動漫等雜志在臺灣的出版幾乎達到與日本同步,日本發行的新刊很快就被臺灣的公司翻譯成中文。在中國內地,介紹日本時尚的“瑞麗”雜志是上海發行量最大的雜志之一。而無論是在香港、內地還是臺灣,收集小叮當、kitty貓等小玩具的粉絲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日本在海外市場上的產品,幾乎是清一色的可愛路線。在英美,“kawaii”與“otaku(御宅族的音譯)”已經成為人人皆曉的英文單詞,美國流行樂歌手在mtv中使用這個詞;英國有以“kawaii”命名的玩具店;2002年,巴黎現代美術財團舉辦了以“kawaii”為主題的藝術展覽以來,“卡哇伊”就成為法國的流行語。
在藝術領域里,畫家村上隆將日本的傳統繪畫與現代卡通這兩種平面結合起來,在歐美舉辦“超扁平”畫展,將“卡哇伊”文化推廣到世界的藝術領域。時尚品牌路易·威登就與村上合作設計了多款箱包。其中限量版小櫻桃印花箱包吸引了很多消費者。
可以想象,動漫和時尚為日本賺到的巨大利潤。僅舉一例,2003年,紐約拍賣會上日本卡通少女模型“miss ko2”以50萬美元的天價售出。
日本反思可愛文化
對全民迷戀可愛文化的現象,日本知識界有不少人表示憂慮。他們指出,日本的流行文化中也包含很多暴力、性等不健康內容,而這種文化之所以得到廣泛的傳播就是依靠這些。曾有臺灣網友在得知日本“可愛大使”推廣活動后說,“日本讓我們認識到他們的文化,先是動漫,然后就是av女優。”因此,有日本人擔心弘揚這種文化會損害日本的國家形象,而且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利,也不無道理。
更重要的是,在日本人不分年齡、性別的迷戀“卡哇伊”文化,透露出日本人不愿意長大、停留在童年的普遍心態。《繁盛日本》一書的作者杉山知之就認為,日本人一直通過卡通形象來尋求精神上的和平,逃離殘酷的現實。
有臺灣學者認為,漫畫具有隱藏復雜思想的“類型化”的特點,傳達的是“偏頗的知識”。在日本,也有學者把青少年的幼稚病表現歸因于漫畫的流行。
最近,日本文部省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青少年學習能力的下滑,尤其是讀解能力明顯薄弱,這與通俗易懂的流行文化有著密切聯系。如今的日本,從產品說明到經濟類專業書籍,都含有豐富的漫畫解說。
關鍵字: 全世界 可愛 影響 日本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