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五大典故美景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06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典故景色:帕瓦羅蒂、蘭博基尼故鄉——摩德納
小插曲:因為一句話造就一世對立
圣亞加塔·波隆尼,甚至許多意大利人都未必知道這個神秘的小村莊。但法拉利之父恩佐·法拉利一定知道,因為,這里是自己的宿敵蘭博基尼的故鄉。
到達圣亞加塔?波隆尼的時候已近黃昏,整個村莊最醒目的建筑,無疑就是蘭博基尼的廠房、以及用來接待忠實粉絲的展館。廣告牌上大幅的斗牛標識告訴我們,雖然僅僅相隔30分鐘車程,但這里已不再是法拉利的紅色領地。這里的領主是蘭博基尼,鮮艷的黃色引導著每一個人的視線進入神秘的博物館。
抵達之前,就曾聽過恩佐·法拉利與費魯吉歐·蘭博基尼之間的傳聞。蘭博基尼先生是二戰后意大利成功的拖拉機制造商,還曾投身空調及暖氣產業,甚至想要開一家飛機制造廠。作為不折不扣的法拉利發燒友,他曾經擁有4輛法拉利賽車。有一天,他鐘愛的法拉利250出現故障,心急火燎的他找到恩佐·法拉利,想對產品提出些自己的講解,但血氣方剛的恩佐說,“或許是你不懂如何駕駛法拉利,你只是個開拖拉機的。”不甘認輸的蘭博基尼會怎么做?答案只有一條,變賣4輛法拉利,造出屬于自己的頂級跑車。從一開始起,“挑戰法拉利”就明確成為蘭博基尼的創業宗旨。這段插曲,無心插柳地成為全球跑車界華山論劍的開端。
1963年,位于圣亞加塔·波隆尼的蘭博基尼工廠投入運營,這里距離法拉利工廠僅15公里距離。蘭博基尼倔犟、不服輸的個性奠定了品牌性格,蓄勢待發的公牛商標,映射了品牌的雄心和抱負。
典故景色:“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景觀四:比薩斜塔
600多年過去了,斜塔晃晃悠悠,就是不倒。而比薩這座城市也因為斜塔出足了風頭。在這里,人們倚著洗禮堂或教堂的大理石外墻,讓明媚的陽光恣意地照耀著,那份陶醉分明告訴你比薩就是天堂。
逛遍奇跡廣場,比薩斜塔總是一個誘惑的存在,就像一列整齊有序的隊伍里出現了一個不講規則的異類。而且這個異類還確實有點迷人,像中國的病西施一樣令人頓生憐愛之情。
在塔頂,人們還是禁不住好奇,總要站在斜處向下一望,遙想當年伽利略在這里做自由落體實驗的驚奇一刻。
居高臨下看比薩全貌的感覺真好,蔓延遠去的紅色小樓、青翠花園,還有那些蜿蜒清凈的街巷,依然保持著中世紀的浪漫情調。站在塔頂,有幾個人能窺見曾是海上共和國的比薩威鎮八方的風華,盡管它征服與被征服的歷史遠比一座斜塔的命運更驚心動魄!歷史就是這樣,當一切煙消云散時,人們不再關心那些已經逝去的東西,只有那些依然存世的遺跡才能喚醒其有限的記憶和無限可能的愛心。
典故景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景觀五:西西里島
電影用一輛自行車來開頭,在美麗的西西里島小鎮上,少年雷納多擁有了第一輛自行車,那天他們的領袖宣布對法國和英國開戰,而那輛在整部影片里自始至終都出現的自行車,在陽光下穿梭。然后瑪琳娜款款地出現了,瑪琳娜出現在情竇初開的一群少年的目光中,于是,口哨聲四起,兼具懷舊色彩和露骨笑話的啟蒙性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拉開帷幕。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意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意大利的美麗之源”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意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意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從地圖上看,西西里島是意大利這只伸向地中海的皮靴尖上的足球。它位于地中海的中心,遼闊而富饒,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盛產柑橘、檸檬和油橄欖。無論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到處是果實累累的橘林、檸檬園和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林。由于其發展農林業的良好自然環境,歷史上被稱為“金盆地”。
富饒的土地歷來都免不了遭受列強的踐踏。西西里島最初的統治者是西西里人和色堪人。公元前8世紀,希臘人建立了重要的殖民地,保存至今的廟宇和劇場遺址成為島上最著名的景點。羅馬把這里當做帝國的第一個省份。阿拉伯人帶來豐富物產:柑橘、檸檬、甜瓜、開心果,以及新型麥種。諾爾曼人的影響可以從城堡、大教堂和藍眼睛后代身上體現出來。而長達數世紀的時間里,西班牙和奧地利貴族正是從建在巴勒莫的宮殿出發開始島上探險的。黑手黨成為這一系列征服者、統治者名單上的最后一個。
關鍵字: 歷史 古代人 古希臘 電影 角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