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三八線”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12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三八線”顧名思義就是北緯38度線。當年北緯38度線曾多次作為朝鮮半島分裂的標志,而當朝鮮戰爭停戰,進行板門店談判時,這條緯度線從此就將同一個民族、同一塊國土分化在兩個無法交流與溝通的區域,中間間隔著一塊寬約4公里的“非軍事區”。如今,“三八線”兩邊的親人們彼此間雖能“雞犬相聞”,但卻眼睜睜地凝望著,“老死不相往來”。
??雖然當年板門店談判時確定了北緯38度線為兩塊國土的分界線,但由于各自利益的出發點不同,在后來的談判中又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局部的國土進行了滿足各自需求的交換——南韓將原本屬于自己的開城讓給了北朝鮮,而北朝鮮則將位于38度線以北的雪岳山讓給了南韓。于是,如今的“三八線”只是一個代名詞了,而真正的分界線變成了橫跨朝鮮半島的、江水滔滔的臨津江。
??參觀“三八線”都屬于自費項目,全團總的旅行計劃里并沒有安排。考慮到“三八線”特殊的歷史地位,想到也許不遠的將來隨著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這道獨特的景觀就會像“柏林墻”一樣悄然消失,心中就無法割舍下那種想要接近它的沖動。于是就開始口水翻飛地做大家的工作,以便爭取到導游的同意,增加這項安排。事情比我想象的要順利得多,幾乎每個人都沒有反對這項行程安排,于是我們在旅行的最后一天,向著心中的“三八線”奔去。
??旅游車離開漢城后,一直沿著煙波浩渺的漢江行駛,車窗外飛掠的是旖旎迷人的風景——鳥兒輕飛翔、魚兒翻水花、江水平緩蕩微微漣漪、遠山綠樹叢密茂盛。唯一讓人納悶的就是如此浩瀚的江面,為何竟沒有半條船只?沿途高速路的路況也很好,即平坦又寬闊。誰知走了沒有多久,視線里就出現了一道醒目的鐵絲網,每隔幾十米還有一個小小的崗樓,有的崗樓是空閑的,但也有幾個剛樓里威嚴地站立著兩三名全副武裝的軍人。這情形讓人覺得仿佛到了某個電影場景里。導游告訴我們:鐵絲網里面就是著名的南北韓之間的“非軍事區”,因此這部分江面上不能航行任何船舶。
??我們先到了“三八線”的第一個景點——烏頭山統一閣瞭望臺。烏頭山位于漢江與臨津江的交匯處,瞭望臺就建在山頭上,是一座地山三層、地下一層的小型建筑。瞭望臺里有大屏幕的電視演播廳,分別用不同的語言講述“三八線”的今昔與北朝鮮的現狀。里面還有一些北朝鮮生活用品的展覽等。瞭望臺高低不同的平臺上都設有投幣的高倍數望遠鏡,投入500韓幣就可隔江細細地觀看對面的北朝鮮。平臺上還設有一座“拜祖壇”,那些骨肉分離、身在南韓不能回到北方家園的人們,每年祭祖時就會來到這里憑吊、祭拜。
??北朝鮮臨江的部分都是高低起伏的山丘,只有前面靠近江面的地方才有茂密的樹林,遠處的山巒則是一片光禿禿的蒼茫。這與南韓這邊山林的蒼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是因為北朝鮮人為了冬季御寒而將樹木砍伐殆盡了。當然,這樣也便于軍事防御。北朝鮮臨近江邊的地方建有幾座孤零零的三層樓,電視資料里介紹說:這些建筑是北朝鮮為了“統戰”而在八十年代末修建的,當初并沒有人在里面居住,這幾年因為南韓這邊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為了國家形象,邊防軍人的家屬被安排住進了這些小樓里。
??離開烏頭山,我們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進。走過一段寬敞的高速路,很快就到了“三八線”的另一個景點——“臨津閣”瞭望臺。靠近“臨津閣”時,眼前的一切讓我們感到幾分詫異:這里是戒備森嚴的戰備前線嗎?這分明是一處充滿歡聲笑語的娛樂場啊。就在“臨津閣”的腳下,聳立著一些大型的游樂設施——海盜船、高空觀光輪等,還有一處音樂噴水口,幾個頑皮的孩子正在水中恣意地戲耍著,輕快的歡笑聲在“三八線”上空飄蕩著,縈繞著。
??“臨津閣”瞭望臺的前方有一條蜿蜒前伸的鐵軌,那條鐵軌沿著一座大橋跨過臨津江一直通向遠方——這就是朝鮮半島南北方的交通樞紐。這條鐵路是在冷戰結束后新建的,而屬于過去的那座鐵路橋,如今已成為了供人觀瞻的歷史,江面上僅剩下的那幾座孤寂的橋墩,凄然地在那里展示著當年那場戰爭的慘烈。展窗里那個布滿彈洞的鋼盔、還有那些已經生銹子彈等,無不在對游客述說那段心中的緬懷。
??在鐵路橋的一端,有一座如今看起來已顯得很狹窄的木橋,這座橋叫做“自由橋”。當年南北雙方就是在這里交換了“戰俘”,我們的一些堅貞的、不愿投降的志愿軍戰士當年也是從這里走向北方,走向了自己的國土,走向了難忘的家園。木橋靠近江水的那一端被鐵質的柵欄隔斷了。柵欄上隨風飄蕩著各色的布條,布條上用不同的文字寫滿了人們的心愿。雖然大多數文字我不認識,但我相信自己看懂了這些文字的內容。那是對和平、統一的向往,那是一種對民族的祝愿。這些都是來這里的游客或是前來祭奠北方親人的韓國人留下的心聲。間或,我們可以在這些浩瀚文字海洋里看到幾組中文,同樣的祝愿同樣的感動。
??“臨津閣”附近也設立了一處“拜望壇”,專門供祖籍北方的韓國人前來祭祖。后面的院落里還有很多雕塑在講述著,祭奠著。最吸引人的是路邊的那些茂密的松樹,樹枝上密密麻麻地掛著一條條黃色的布條,讓人聯想起那部著名的電影——《幸福的黃手帕》。黃手帕是對親人回歸的召喚,黃手帕是對團聚的強烈渴盼。如今歷史已經沉淀在過往的云煙里,成為這里的一粒粒塵埃。歷史勿需評論,對和平與統一的祈愿卻永在心間。
??去了韓國,不去“三八線”,做為中國人好象丟掉了什么。
世界的格局在不斷地變化,有和平也有戰爭,有統一還有分割。歷史留下的印痕在慢慢地消弭,而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卻并沒有完全消失。兩德拆掉那座隔絕了幾十年的“柏林墻”,走向了民族的統一。但卻仍有分裂的國土在彼此遙望,仍有骨肉分離的親人在渴盼團聚。除了大陸與臺灣島,我們比較關注的還有被那條無形的、但卻戒備森嚴的三八線分割的南北朝鮮(韓國人喜歡稱之為“南北韓”)。
關鍵字: 三八線 朝鮮半島 朝鮮戰爭 板門店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