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
新疆旅行網 時間:01-22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梵蒂岡城國(stato della cittagrave; del vaticano)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天主教教宗為梵蒂岡國家元首,當選后終身任職,不可罷免[1]。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是一個“國中國。領土包括圣彼得廣場、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東南的圣彼得廣場外,國界以梵蒂岡古城墻為標志。梵蒂岡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擁有許多世上重要的作品。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在全球龐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著世界性的影響力。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宗國的中心。早在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圣伯多祿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祿大殿,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后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宗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意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意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后,更主導成立了意大利王國。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侖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意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后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意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意大利王國的公職。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圣不可侵犯。意大利王國對意大利統一戰爭期間沒收的教會財產進行了最終賠償。從法理上說,延續了11個世紀的教皇國在1929年2月11日這一天正式滅亡,由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梵蒂岡城國擁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及民政機構,是政教合一的體制。[
關鍵字: 梵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