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與鯊魚共眠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13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游弋
年輕的水手把船駛進水淺的海域停穩,在這里還有一項參與度更高的與刺魟同游的活潑項目。老水手率先下船,在水里邁開大步將白色塑料桶舉過頭頂,像舉著一只火炬,在一二十米遠的地方站定,從桶里掏出小魚吸引刺魟游來。鯊魚的近親刺魟看起來像張中間厚邊緣薄的超級大餅,后面還插著根鞭子樣有力的尾巴,游泳的姿態有飛翔感,當它們“飛翔”到船的附近時,看客們再也按捺不住興奮,穿著衣服躍入水中。低頭,水晶般的海水只沒到脖子,白色的船底和粗麻安全繩索沐浴在一種神奇的光里,“蔥綠色的海藻像閃耀的花冠,向導魚像披了魚皮的斑馬,一本正經地列隊游去”,這種景象與海雅達爾(《孤筏重洋》的作者)幾十年前看到的沒有兩樣。
刺魟粉的嘴藏在黑色大圓盤身體的下面,水手把魚塞給它的一瞬間,刺魟揚身露出粉紅色臘腸一樣的嘴唇,魚一旦被咬住,水手就會趁勢像擲鐵餅者那樣掄刺魟,刺魟被掄圓了的細長尾巴隨即在水手的周圍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那弧線若是劃過人的腰際,立刻會感覺到一陣被蜇了的刺痛,用手一摸,手里還留下刺魟皮膚上的那層滑滑的黏液。刺魟的尾巴掃蕩起來相當厲害,被蜇的美女們對這些水中“飛碟”又愛又恨,一邊盼望著任由水手捉來讓她們與刺魟親熱,一邊又觸電般躲閃鞭子不及而花枝亂顫。
安靜,也是一種享受。兩腳靜靜地站在一小塊早已死去多時的珊瑚礁上,戴著浮潛用具,把頭埋進水里,水下的光亮柔和之至,即使向深不可測的海底方向望去,也由于太陽的折光,覺得它是一片明亮的淡藍。不過是剛在水面之下,卻能看到藍色的、很深處的魚,真使人吃驚。想像著,如果有條海雅達爾做的那樣的木筏,光線通過隙縫照到龍骨板上,不用垂釣,那些帶著新鮮咸味的魚會自動跳到腳邊,源源不斷。
關鍵字: 南太平洋 大溪地 水手 鯊魚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