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古城斯圖加特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13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城市一角1848年革命期間,一個實行民主和要求獨立的國會(法蘭克福國會)在法蘭克福成立,以壓倒德國的分裂情勢。經過長期討論,議會決定將德國皇帝的稱號授予普魯士國王。當民主活動衰弱之際,德國貴族們重新掌握他們未獨立國土的控制權。最終普魯士國王拒絕革命的提議。議會成員被逐出法蘭克福,而最激進的成員(想要建立共和國的人)逃離到斯圖加特。短時間之后,那些議會余黨建立的“剩余議會”被符騰堡軍隊解散。1871年,符騰堡作為自治王國加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通過幾次成功的戰爭和外交手段締造的德意志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君主制垮臺,成立了符騰堡自由州,作為魏瑪共和國的一部分。1920年,斯圖加特是德國國民政府(行政已脫離柏林)的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圖加特的市中心幾乎被空襲完全摧毀。1945年盟軍占領了德國。他們將巴登和符騰堡合并,1952年成立新的民主的巴登-符騰堡州(德國第三大州),首府在斯圖加特。戰后推行馬歇爾計劃,這個支持歐洲經濟政治恢復重建的計劃,是美國國務卿在斯圖加特歌劇院(1946年9月6日)的一次演講中最先提出的。這言論直接導致英國和美國占領區的統一,并稱為bi-zone。兩年后,法國也加入bi-zone,變成tri-zone并從而為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立了基礎。斯圖加特和法蘭克福都是成為聯邦首都有力的競爭者,但最終波恩獲勝。在以后幾十年的冷戰期間,所有在歐洲、非洲和大西洋的美軍聯合指揮中心,都移至斯圖加特的美軍歐洲指揮部(eucom)。而eucom的總部今天還在這里。
關鍵字: 慕尼黑 斯圖加特 普魯士 法蘭克福 符騰堡 羅馬帝國